Paracraft for Self-Directed Education

This is the slides we use to give workshops at Hong Kong last December and this January. Here we share it with the public. You can view and download it. After downloading it, you can view the notes in it (view it on PC), which is quite detailed, almost a complete speech.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7ir4E0XKL7SBtWA-8B1G4aF18_aGw2CX/view
发表在 selflearning, Software Education | 留下评论

为什么我们要记录学习的重要体验?

English Version

学习是无所不在的,并不是说要上节课或者看本书才是学习。你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可能是在学习,尤其是在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的时候。所以学习并不在于任何外在的形式,而在于内心的状态,对自我的感知,尤其是对于自我成长的感知是学习的核心。只要你保持对自我成长的感知,你就可以非常灵活的调用各种资源在各种活动中进行高效的学习。通过记录自己每天学到了什么,或者说通过记录自己每天学习的重要体验,就是我们保持对自我成长进行感知的方式。大家持续的记录,积累的时间长了,就可以将许多的重要体验整理成系统的知识,这将是属于你自己的知识。这也是你可以和其他同学一起交流的知识,可以互相促进学习的知识。

我们希望大家通过重要体验的记录,真正的学会如何学习,以后面对任何复杂系统的学习都可以游刃有余的去面对。学会学习,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标。

大家可以简单的把上述讲的理解为通过记录重要体验来创造学习的心流。“心流”这个词其实不是很准确科学的表达,但因为平常大家用这个词比较多,理解起来方便一点。

那我们就暂时借用“心流”这个词,来进一步讲一讲,通过重要体验的记录,是要获得什么样的心流。我说学习是对感兴趣的事情的探索以期获得更好的理解能更好的从事相关的活动。那么这里有一个关键就是获得更好的理解,并且这个理解应该是对某一事物或某一领域整体的理解。这个整体的理解就来自于你从各种不同的活动中获取的重要体验。比如我们在Paracraft 教育里,就发现这些6到12岁的小学生们都是具备很好的总结能力的,可以从大量动手实践获得的重要体验里总结出3D动画编程模型的主要特点,例如3维坐标系,事件及响应等。而一般学校或者机构的以上课形式为主的教学,既没有给学生大量动手或者玩的机会,让他们去积累大量的重要体验,更没有给学生自己总结这些体验形成自己的知识的机会。不管是学校还是机构的上课,都是学生跟着老师亦步亦趋的学习。你如果总是跟在别人的后面去某个地方,去多少次你都不会认识路的。学习就是自我探索的过程,从探索中获得的重要体验去总结自己的知识。这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学习能力,更是生命本质的属性。所以难怪学生们上课越多越不会学习了。而真正拥有相关学习的重要体验的老师,有相关的从重要体验去总结自己知识的老师,才是在学生的探索过程中可以去指导学生的老师。

我这里先不继续深入的讲这个话题,我们回到心流。借用这个词,学生们应该建立一个从点滴重要体验的积累到整体理解的心流。再把这个心流加长一点,前面加上一点学习计划,即自己在学习哪些领域的知识在试图建立哪些领域的整体理解;后面加上一点把建立起来的整体理解再运用到活动中去,去获得学习的反馈。这样形成一个闭环,并呈螺旋上升的态势。这样不断往复,不断清晰自己在建立哪些知识领域的知识,这些领域又包含了哪些部分,并在知识运用过程中,因为不断的新的活动,能够识别新的活动中的知识以及相关知识,让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知识产生连接,不断的产生新的学习兴趣,扩大自己的知识体系。所以前面说的学习计划里的学习领域,没有必要一定是个传统的学科分类,比如数学,英语或者化学。可以是自己定义的一个领域,自己感兴趣的一个领域,比如游泳,或者照相。这些领域是可去整体理解的,或者说是可以去建模的。

如果我们能够对一个领域建模,就可以快速的建立起对这个领域的理解。这个模型一开始可以比较粗略,但足以指导当前的行动,再通过活动中获得的相关重要体验去细化这个模型。所以,这个心流的过程我们是可以进一步的深入,围绕知识建模来描述的。教与学的许多环节,包括学生的群组学习,学生学习档案的建立,导师的导学的实施,导师招聘,师资培训等我们都可以通过知识模型去做,比基于上课的教学有着极大的优势。这样的对知识的认识,是可以数字化和互联网化的,这是互联网教育的基础。(把课堂搬到互联网上绝不是互联网教育。)但进一步的内容比较多,今天我们就先讲到这个程度。

发表在 科学研究, selflearning | 留下评论

关于足球的知识

这里是从知识引擎总结出来的关于足球的知识。 足球算是我多年的一个业余爱好。所以这里总结出来的, 也只是基于平时的业余的兴趣, 并没有花很多时间去找好的资料, 就是平时休息时候的的一点积累。 人能在体育运动里学到很多东西, 希望这些总结出来的关于足球的知识能够体现这一点。

现在不能踢球了,如果有机会做做业余教练也可以尝试一下。 :)所以总结的时候主要从教练的角度做了个比较大的知识框, 把相关的知识框(关于本文中的这些知识引擎里用到的概念词汇,其意思请参见知识引擎的页面)都放在了里面: 如何做足球教练。 其中核心的知识框还是:理解足球。 

生命框架理论是我多年慢慢摸索出来的一个理论框架,我一直相信所有的东西都是连接的, 本质上讲的都是一个东西。 我学的领域比较多,找到这许多领域里共通的东西,所学的不同的领域变成同一样东西的不同变化, 变成一个整体,不同领域的经验可以融会贯通,碰到新的问题的时候能够很快的识别和运用过去的经验。在生命框架理论建构的过程中,体育运动尤其是足球就给了我很多的启示。如今能够用知识引擎在这些足球体验的基础上(以及其他的一些大的领域如软件编程等)把这个框架总结出来,并又可以用来解释足球的现象,可以和足球领域的重要体验连接在一起,抽象出来的知识马上就得到了运用,这些也充分说明了知识引擎的功用。

这个是生命框架理论知识框, 还有生命框架理论标签树。浏览标签树的时候注意展开后可以看某个枝叶下的笔记,这些笔记会默认按相关度来排序,即跟这个枝叶(达到这些笔记的路径)的相关度(见图1,如果不够清晰可以点击看大图)。

图1:标签树展开后可以访问枝叶上的相关笔记

这是生命框架理论如何用于足球的知识框。这是足球领域标签树,注意在这个具体的领域里(足球)的标签树里,自带了生命框架理论的标签树(图2),这样浏览其枝叶下的笔记时,你可以看到足球领域下跟这个生命框架理论相关的体验(图3), 或者说生命框架理论树如何运用于足球领域的。

图2:生命框架理论标签树用在了足球领域

图3:从图2的枝叶路径(soccer-LifeFramework-lifecenter)下点击打开的相关笔记

有兴趣可以看看其他关于足球的知识框

这个是自动生成的足球知识领域。这个自动生成的知识领域里,足球领域里的体验(包括收集的资源)被自动集成一个知识领域来展现。除了对足球领域的结构化知识的自动展示, 知识领域也可以让你去挖掘其他更多的足球领域原始的体验,去形成其他的结构化的知识(或者说抽象层面的模式,或者用生命框架理论的语言,形成多个层次的生命中心)。知识引擎可以帮助你对这些重要体验进行很好的整理和提炼,并有总结出来的各种工作流帮助你完成思考提炼(也即学习)的过程。

知识引擎的核心功能是记录你在某些领域的重要体验,并在重要体验基础上帮助你形成多个层级的(抽象)模式,即结构化的知识。在此之外,知识引擎也帮助你收集相关的重要信息,因为这些信息也是你学习思考中需要借助的,其实也可以算是体验的一部分,因为这些资源在你加了重要程度和标签以后就可以算作是重要体验的一部分了。

希望通过足球这个小的知识领域,可以一定程度上展示知识引擎的一些功用。

发表在 使用示例 | 留下评论

切莫过早刻意练习

生物的进化机制本身就不是过早刻意练习的。首先这应该是根据个人“自身”的理解,什么是重要的需要刻意练习的。即使成人也许有更多的经验可以给予一定程度的指导,但这种指导也应该建立在学习者认可和尝试的基础上。其次刻意练习应该是建立在“大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只有经过大量的广泛的实践,才能够识别出哪些是重要的需要刻意练习的。这两点本身也正是学习的一个自然的过程,自上而下强加的刻意练习反而破坏学习者对这些层面的感知能力,造成扼杀学习能力的后果。

比较中美的教育体制,有一点很大的不同,就是美国的小学中学都很轻松,到了大学会比中国的大学更紧张些,而到了研究生就是要拼命了。在美国大家的认知是,当你选择了要读某个专业的研究生,就表示你已经找到了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向,自然就应该进入非常投入的学习阶段了,也就是大家说的刻意练习阶段。之前都是在找兴趣点。包括他们的大学,都是到高年级才选择专业。

而中国的学校,小学到高中都是为高考拼命,进了大学就几乎是成天打游戏。研究生更是轻松,几乎没有什么课。两相对比,应该说在符合学习的规律上,美国的学校在这方面是更加符合的。

再以体育运动的学习为例,比如学习足球。你知道学习足球需要刻意练习的是什么吗?如果你碰上一个很好的教练,也许他能很早就告诉你应该刻意练习什么。如果碰上的是本身没有足球经验的老师呢?很可能你对足球的认知甚至兴趣就被这些老师的刻意练习给毁掉了。但是如果你明白我们这里说的原则,不管是碰上什么样的老师,我相信你都可以摸索到应该如何学习足球:先大量的玩,实战,然后自己根据实战的经验自己去反思分析什么是需要去大量练习来提高的。其实任何体育运动,首要的就是大量的玩。先不要想学习,就是玩。抓住要点后再刻意练习。

比如在Paracraft学习系统里,我们主动强调的希望学生多练习的有:
– 对于编程,提倡多练习打字
– 对于动画,提倡多动手操作,熟练掌握各种快捷键

这两点,都可以理解成强调熟悉工具。编程本身也是具有工匠属性的工作,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熟悉工具也是最基本的要求。

相应的,我们反对无脑的对某个知识点的机械性的反复大量练习。跟学习语言一样,机械性的大量背单词是低效的。好的方法,是在各种不同的场合中去接触使用这些词汇,跟我们学习母语一样的过程。应试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无脑式大量练习,而不是注重理解与应用。我们注重真正的知识掌握与应用,那就需要像学习母语一样,在各种不同的场合去运用,在我们这里就是看大量的项目,做大量的项目。项目或者说作品,在Paracraft学习系统中有着核心的位置。如果是重要的东西,它们就会在这些项目中反复出现,你经常会碰到它们,每碰到一次你就会加深一次印象,见得多了就掌握了,如果不常碰到则说明不重要,那么没掌握也没什么关系。

以足球为例,你先是多玩,享受踢球的乐趣,多一些实战。也许你就能从这些实际体验里领悟到球感是非常核心的足球技能,这时你可以设计一些特别的活动来训练自己的球感。这个球感你无法在场上去练,在场上时就是此时此刻的应变,好的球感让你可以自由的应变。但比如作为前锋你需要积累门前的经验,什么情况下打门能有多大的把握,这个只需要在很多的实战中积累就可以了。

所以该如何去练习或学习一项技能,都是个体可以自己通过实践去感知的,这是每个人都有的能力。从教学的角度,可以给一些建议和方向,更重要的则是怎么让学生更容易去进行实践和感知,比如良好的交互设计,丰富的项目等等。切忌把不需要刻意练习的东西变成让学生刻意练习的东西,这样做是破坏学习的。盲目的刻意练习,正是导致学习效率低下甚至混乱的一个根本的原因。

不过早进入细节其实也与在海量信息中辨别真伪或者重要性的能力有莫大的关系。人在一个文化和社会中就是每天面对着海量的信息,人脑的特点就是可以处理海量信息从中去获得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指导自己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大脑未必获得了完整清晰的认知,并且认知的过程是逐层进行,点面结合的,需要依靠自我的感知去灵活运用。人每天面对着大量的信息,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真实的,或者哪些是更可靠的,对人形成认识,做判断和行动有莫大的影响。为什么如今很多人缺乏辨别真伪的能力,缺少做判断的能力,正是因为这种能力被长期的过早深入细节,过早刻意练习给破坏掉了。这种能力,其实是属于悟性性质的能力。人可以去感悟对自己生命重要的东西,需要的就是从大量的生活经验中去找到最重要的东西的能力。

反之,有丰富自学经验的人,起码知道怎样才算比较确定的知道,知道事情的复杂性有多个层面,需要从多个层面不同的深度去认识一个事情,能够清晰的知道自己现在的认识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哪些方面还缺少重要体验,还需要继续深入,自己现在的认知或者结论自己能有多大的把握。所以你看到,有丰富自学经验的人,或者说是根据自我的感知去决定学习策略包括对什么进行刻意练习的人,能够拥有更健全的判断真假识别真伪的能力,能更好的依据现有的信息去做判断,指导自己的行动。而这点,不是教育本身应该达到的目的之一吗?缺少自学经验的,或者说被盲目的刻意练习破坏了自我感知能力的人,听到一点信息则更容易得出结论,缺少去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个教育里很重要的目标,也正是被盲目的刻意练习给破坏掉了。大家可见,自我感知能力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关于过早的刻意练习,这里用了不少篇幅来讲,是因为长期传统学校教育的影响,我们很多人会错误的把某一个技能点或者知识点的学习掌握当做切实可见的“学习成就”,而看不到在这所谓的成就背后失去的东西是我们的本有的学习能力。典型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情况。

发表在 selflearning | 留下评论

创新教育交流会杂感

民国老课本的工作坊很棒。首先邓先生说的民国即春秋很触动我。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我最喜欢的一个时期。那种金戈铁马的铿锵之气,民族青年期的朝气,门客的故事等等,都让人向往。齐国的重商,自由市场,与百家争鸣,也是开创我们民族的重要源泉。民国的大师们我也很喜欢。但是说民国即春秋我以前倒是没有意识到。我以前还只是想过拿民国的大师和苏轼李白之类的比较。也一直感觉民国的大师们,不光说那些2,30年代成长起来的物理数学家们达到了国际一流的水平,那些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大师们也是到了可以和全世界最优秀的大师们比肩的程度。

看邓先生展示的这些民国课本,都是民国大师们的作品。虽然是为孩子们写的,但一样可以通过这样的小作品看到大师们的精神世界,大师们的情怀。每个课文,一个简单的插画,寥寥数笔,却非常传神充满了意境。一段简单的文字,却充满了风趣与灵气。

教育领域一个大家经常会碰到的问题,就是该不该让孩子去看成人的作品还是孩子只能看专门给孩子写的书或者教育内容。相关的问题是应不应该专门为孩子创作作品,还是孩子就看成人的经典作品就可以了?记得瑟谷学校的做法,是不限制孩子看大人的书的,只是把孩子们的书放在书架上比较低的位置,让他们容易够到而已。

我个人以为,对于孩子们来说:

最好的是大师们专门为孩子们创作的作品;

其次是大师们的经典作品,虽然不是专门为孩子们创作的,但是孩子看这样的作品即使不能完全看懂或者看不懂多少,也能够从其中吸收到一些美的元素,感受到一些大师们生命的力量,这就是最初的启蒙。这可能有点像佛祖说法,说佛经可能很多人看不懂的,但就是每天读读都会对自己有好处,慢慢的能够吸收到一些,领悟到一些。

其他可能非大师创作,但是很多富有情趣和才艺的普通人也可以创作出好的作品出来,也是不错的。怕的是庸人们以“教育”的目的创作的无趣无味的庸俗的作品,传递的只能是他们自己无趣无味庸俗的世界观。另外也有很多人自己的生活是追求一些趣味的,但是在给孩子们创作课程的时候就变得很无趣,在他们的概念里教育如果不是一板正经进行的不带上大量的刻苦练习仿佛就不是教育一样,仿佛一定要像苦药丸一样吞下去的才是知识。类似这类的作品是最糟糕的。

所以,好的作品,应该是学习或教育中非常核心的元素。并且欣赏好的作品,对于个人来说,多大年纪开始看都不嫌晚。这个作品,也包括了好的有深度的新闻作品,促进人思考的书等等。不要满足于肤浅表面的作品。西方的小说和电影往往关注人性,对人性的剖析和把握非常好,是非常好的适合人文学习的作品。曾经远程教过进城务工青年群体,发现他们平时也看书,但看的大多是言情小说类的书。估计是工厂的工作太过辛苦,看这些书的目的更多的是完全的放松。但我想如果养成好的习惯,看一看能够促进自己思考的书,作为一种调剂也是可以尝试的,毕竟这个人群是非常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的。不需要任何人教,自己多去看好的作品,慢慢就可以培养出好的鉴赏能力,甄别能力。我在初上大学时,发现自己对社会对我们的文化一无所知,于是开始疯狂的学习,看大量的书大量的报纸杂志,慢慢自己就能够发现我们文化里真正有养料的地方或人在哪,知道哪些是好的报纸,从这些好的作品里学习汲取全面的思维方式。看的作品多,就会比较,就知道什么样的作品是好的,不需要人教。

我在这以前看过民国的老课本,非常喜欢。但这次可能看得更加仔细,慢慢的看,我突然能够回忆起我小学时就是特别喜欢看课本里的插图,会专门一幅一幅的看那些插图,以及看那些比较好玩的故事。虽然小孩的世界小,但可以说年龄越小的时候,吸收的东西就越是根本的东西。说到这里,我想简单谈一下我对人成长各个阶段的成长需求。

年龄越小的孩子,对越“原始”(一下找不到更合适的词)的东西会更感兴趣,或者说这是对他们来说最“新鲜”的或者能够“感受”到的。比如颜色,声音,形状等等。

另外小孩看动画片,玩make-believe角色扮演游戏,其实也是潜意识里对他们未来的世界做准备。

动画片可以很大程度上满足小孩对这些方面的需求,而不需要关注太多他们那个时期无法关注的东西,所以大人们看的电影电视很难吸引他们,太复杂了,要关注的东西太多了。动画片就简单多了。小说太复杂了,但是make-believe games就简单多了,自己扮演角色,想象自己是警察,是医生等等,其实都是通过自己的方式来预演自己的未来。这些应该是生物本能的东西。

年纪大一些后,进入初中年龄阶段后(12岁以后吧),动画片那种对世界的了解已经不能满足他们了。这时能够满足他们对成人世界了解的东西是什么?小说,报纸,社科书籍,社会实践,打零工,远游等等。当然对于艺术方面可以继续去追求,尤其是已经感受到强烈兴趣的,去积累更多的经验,扩宽自己的视野。但对所有人来说,了解人类社会这样的人文方面的学习都是人生幸福不可或缺的。

不过现代教育可能最大的问题,就是在学生处在初中年龄阶段后,不能有大量的时间进行他们本应该去完成的成长,而必须在学校这个封闭的环境里无止境的“学习”。本来在那个年龄阶段已经自然萌生出来的问题,因为不能去及时的追逐,慢慢的就深埋了起来,并且因为长时间不用关心这些问题似乎也能够“正常”的生活,就习惯了这样的状态,失去了不断学习去把握社会的能力,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就只能到流水线上去谋生。这本来也是现代教育设计的目的。

以前写过人生的三个发展阶段的文章,可以更多的了解这方面的内容。

另外几个场讲打游戏和桌游的,都主要是学生在分享,讲的都非常好。尤其学生说对现在的学生来讲,游戏或者手机就是他们的社交方式,如果不玩游戏或手机他们都无法与周边的小孩交流。我想如果现实是这样的情况,你只能引导不能堵的。其实不把眼睛看坏,把身体搞坏,玩玩也不是大不了的事。而且玩真正好的作品,从中能学到的东西还是很多的。所以我觉得还是回到好的作品上来,尤其是大师的作品,或者是身边同学的作品。

我记得我小学的时候接触游戏,这些游戏会吸引我。但吸引我的主要还是各种游戏新奇的想法和设计,其中的色彩和音乐。我对反复打一个游戏训练熟练度没有太大的兴趣,虽然能有一定的成就感,但是感觉太消耗时间。我小时候在郊区长大,在自然界玩得多,自然界给我的丰富性和兴奋感比这些游戏要强的多,而且我们那时要走比较远的路去另外一个单位的游戏机房打游戏,也不方便。所以游戏一直就是有新游戏就尝试一下体验一下的状况。大学里差不多所有同学都在打游戏,我也还是每种游戏玩一两遍就不玩了,偶尔看看他们打。我喜欢的是游戏里好的设计,但舍不得花太多时间在里面,现实社会好玩的多了。

我小时也看武侠。看武侠比打游戏开始的要晚几年,差不多中学才开始。大师的作品,如金庸古龙的,确实能够吸收到很多层面的东西。有话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小说。所谓的文化,我想金庸的小说对于华人文化里关于英雄或者更抽象的美的概念都有极大的影响。但是更多的其他杂七杂八良莠不齐的武侠小说其实没有多少精神养料的,更多的是那种勾你瘾的东西。而我在初中阶段,似乎也逐渐的不像小学时候虽然上学但还能够基本保持自然的生长。这样中考结束后突然有三个月的时间就不知道做什么了。毕竟早先自然产生的种种兴趣都因为学校学习不能去探索,脑袋里产生的种种需要解答的问题,时间长了也就淡忘了,以至于突然碰到寒暑假有几个月空闲时间时反而不知道该做什么。早已经不是孩童时期,可以继续去玩童年的那些东西了,兴趣本身也不在那了。这时候武侠小说就填充了进来。暑假三个月时间我都躲在被窝里看武侠小说,把眼睛看成高度近视,把身体看垮,上高中后就隔周一病,身高也再也没有长过。高中成绩的大起大落,都和中学阶段的生长的不能自然持续的完成有很大关系,消极抵抗情绪在暗暗的增长。直到大学里,才得到自由时间疯狂的弥补上这一阶段的成长。关于这段经历,可以详看熊孩子困境

听了一会儿OEC自然教育的演讲,感觉挺不错,其中的内容挺丰富。对于孩童来讲,本来就是接触了解自然的年纪,而自然本身的丰富性,又能够给予孩童其他任何东西(包括那些电子产品)都无法给予的丰富世界。这种丰富性,多样性,是对心灵的重要的滋养。而自然教育又融合了多方面的学习在其中,可以理解成一种兴趣导入的方式,通过孩子们对自然的兴趣,把他们导向很多领域的知识。

但我感觉这样的教育可能会很贵。在交流会的几天时间里,也碰到一些高知的家长来参加,很多家长自己也在做一些教育项目。我对这些家长和机构了解不多,大胆谈一下我粗浅的认识或猜测。所谓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我感觉这些家长有些像美国的虎妈(我这里用这个词完全没有贬义),为自己孩子的成长真的非常有勇气去做很多事情,包括自己去学习很多很挑战的东西,对教育也有很好的理解,在做很多有益的事情。在美国可能只有个别的亚裔的虎妈,在中国则是有一大群虎妈,可能还有虎爸。我感觉这群虎妈虎爸们形成了创新教育里一个特殊的群体。可能说特殊还说小了,应该是一个很大并且很有影响力的群体。但是我总感觉他们做的事情,都是非常昂贵的事情,仿佛教育就是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这是一个充满竞争力的群体。

但我理解的教育是不需要那么高的成本的。John Taylor Gatto说教育的成本是很低的。以我的设想,利用现有的社会条件,包括书店和互联网,采用我演讲里说的“生活中的学习”的方式,我觉得就是贫困山区的小孩也能获得很好的教育。以我的评判标准,恐怕不会比这些高知家庭努力的教育机构的教育差。这些高知家庭的教育实践,家长们投入很大,花费很大,侧重于一些大家可能比较看得到的东西而忽视了不少大家看不到的地方,可能在最基本的地方反而损失不少。

如上面讲的,强制性学校里的孩子,在中学年龄阶段不能去完成本应该自然完成的成长。这些高知家庭的教育努力,如果仍然带有比较强的强制性成分的话,也有这样的弊端。很多时候人不能被塞的太满了,必须给他空间,留白,让生命有充足的时间去感悟感知。给他时间让他发发呆,是不可或缺的。人也需要一定的孤独的时间,不是什么时候都被驱赶着跟大家一起学习。没有孤独的时间,很难发展出自我的意识。而生命中心的观点,就是每个人都要成为强的独立的生命中心,这就需要时间和空间去感知自我。

所以我希望普通人不要被这些高知家庭的教育努力弄得更加焦虑。教育的成本是很低的。

学生演讲和沙龙环节可能是交流会最精彩的部分了。感动了我很多次。这里说一下安格的学生在回答自己想象的理想的学校是怎么样的时候,说自己理想的学校是帮助自己去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情。这个说得太棒了。他让我想起来我小时候也是这样认为的。那个时候,我认为好的教育,不是一定要去教什么东西,而是孩子想要去做什么的时候尽量不要让小孩因为外部的条件无法做到。这个话说得有点绕。意思是帮助小孩去做到他想做的,但是如果你不帮助他也能做到的话就不要帮助,即使他自己会吃点苦头,多花点时间。但是只要他真的感兴趣,愿意投入时间,愿意吃苦,那就让他自己去做到。如果他可能因为外部的困难而放弃,就帮着一点,让他能够做到。要让他亲自去感受到成就感,感受到做这件事的快乐。

学生演讲里对先锋和安格学校的学生的发言印象很深刻。我口说我心的演讲,把自己的人生经历,自己的感受徐徐道来。对词语的选择,对节奏的把握都很好。没有一般学生演讲里那些一般大人们可能很看重的虚假的技巧,但用词很准,听着有点欣赏王小波或者马克吐温的用语的感觉。这些我猜可能不是专门的课堂培养出来的,估计是丰富的生活,充足的“玩”里自然出来的。

听了一小会儿讲批判性思维的工作坊。我并没有太仔细听,我只是边听边思考如果用生命中心的观点,如何去理解批判性思维。他说的从众等思维应该说有一定的动物的生存本能在那里的。我们知道很多动物,如鸟,会跟着周围的鸟移动,形成整体的运动的效果。人的从众,可能有这样的原因。但毕竟人的进化优势是基于大脑新皮层的。而大脑新皮层的最主要的功用就是知识建模。而知识建模是逐层进行的,所以你经常需要知道你现在在哪,你已经知道了多少,还有哪些不知道的。这些在我看来就是批判性思维的本质,是跟知识建模有关系的。你需要在复杂生命系统里去感知各个生命中心,一层层的建立起自己对整体的理解。面对复杂系统,能够保持一种怀疑和不断探索的态度,我想这就是批判性思维的本质。所以一般自学经验丰富的人,相对的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也比较强。

后来补看了“大学之道”纪录片。这个纪录片主要是关于自我发现的。教育其实就是关于自我发现和自我表达或自我实现的。但是一般强制性学校毕业的学生,上到大学了,其实对于自己的兴趣和人生方向是一点都没有头绪的。所以看得纪录片里的学生在大学里花好几年的时间还是不知道自己该走什么方向,感觉很正常。对比我所了解的瑟谷的毕业生,他们中的多数,在他们从瑟谷毕业时(一般18岁),都已经比较清晰的知道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要做什么。毕竟他们在瑟谷学校有充分的时间来探索这个。瑟谷教育的根本,就是要让学生在学校里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去发现自我。那些高知家庭的教育努力,我不知道能不能让他们的孩子在18岁的时候就已经相当清楚自己想做什么了。

补充:对Paracraft的启示

作品,在教育里是核心的东西。教,即使是我演讲里讲的导学,可能都不如作品的意义更大。作品,一个是大师或者准大师们的作品,有真正的乐趣,美,与爱在里面,有生命的力量在里面,有大师的精神世界在里面,有丰富的精神养料,可以传递多层次的可以学习吸收的东西。如果不是大师准大师的作品,但确实发自内心表达的作品,也是好的。再就是周边同学的作品,同龄人,大几岁的,小几岁的人的作品都可以是丰富的可以去玩同时能够吸收很多东西的学习资源。

OEC自然教育的例子,大家可以网上查查,好好了解一下。我觉得他们的做法,类似于我们用Paracraft来做兴趣导入的一个教育产品。Paracraft的丰富性,适合于让小孩在其中去丰富的发现自我。再加上我们好的设计(这点可以参考自然教育的设计),可以根据小孩的兴趣和特长,把他们导向各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另外就是我们的创意空间的融合了瑟谷模式和Paracaft自身价值的教育模式,我们正在国家贫困地区进行推广。这种教育模式,是普通地区的普通家庭可以承受的教育,其在教育方面的效果,对人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恐怕不比诸多高知家庭金钱堆砌的各种教育组织所进行的教育差。我们这样的模式,对于国家来说,应该是更需要的,更值得推广的。当然前提是我们要把这个模式做出来,做好。

发表在 selflearning | 留下评论

熊孩子困境

近来因为一些工作关系,需要以比较传统的上课的方式面对一大群小孩。以前我教过大群的人,不过不是小孩。也教过小孩,但不是一大群,尤其不是这样的上课的方式。同事们普遍感觉很累,其中最伤神的是不断要面对小孩不听招呼甚至捣蛋的情况。我自己也碰到一些这样的情况。 其中一个小孩,讲解项目的时候不断的讲些完全不相干的事情,另外一个小孩本来很认真的也被他带跑了。我起先没有太在意,觉得小孩爱玩调皮算是天性。但看这个小孩持续性的捣蛋,我脑海里浮现出我们小学时老师的做法,心想要不要也把这个小孩拎起来让他站到墙角去。想了一下把他专门叫开,问他怎么回事。他说被之前的老师安排了这个他不想做的项目我问了他想做什么,跟他说可以去做他自己想做的项目。看这小孩原先憋着的闹腾的劲一下散了,他可能也没想到我会同意他不做这个项目。之后这孩子算是正常了许多。 我记得美国的John Taylor Gatto讲过一个故事。John Taylor Gatto是纽约州和纽约市多年的优秀教师,直到有一天他写信给华尔街报说自己辞职了,在信里说辞职的原因是不能忍受自己再继续残害孩子们了。他辞职后专心于研究现代教育的起源与发展历史,写了很多的书,并在全国巡回演讲。我听他在一个演讲里说,他的女儿大学毕业后,因为崇拜她的父亲是个教师,也申请了去学校教书。没有教几天就受不了了,她说很难想象她父亲如何能够在学校里教了30年。Gatto说他一开始也是面对学生很难忍受,直至有一天,他对学生喊出了“You animals!”。事后他痛心反思自己怎么对孩子喊出那样的话,反思学生们为什么这么多的反抗情绪。于是他开始尝试在学校体制内做些改变,比如送他的学生去社会上做社会实验或者做学徒,尽量的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也因此获得了几年的优秀教师奖。直至有一天他认为虽然自己在体制内做了这么多努力,但仍然还是在很大程度上不得不扮演着一个残害学生身心的角色。他无法忍受继续扮演这样的角色,于是终于辞职。 我记得我们小学时也曾经把一位新来的女老师给气哭了。我们是研究所子校的小孩,总体说来还是没有那么闹的。 那么面对一群熊孩子,似乎强调纪律和采取高压手段,是唯一的选择了吗?有的老师是善于大棒和胡萝卜并用的。大多数人都会认可这样的方式吧。 但是我了解并参观过的几所瑟谷学校不是这样的,学生也不少,虽然各自有各自的活动,有的也是一群人在共同做些活动,比如做饭,打球等,想要安静读书的人可以在安静的阅读室里读书,喜欢跟大家讨论交流的可以去专门的讨论室交流,搞乐队的在他们自己的隔音的音乐室里搞摇滚,没有高压,没有大棒和萝卜,但一切又是充满活力和有序的在进行。有闹矛盾的时候,则通过法律委员会来解决,而学生又可以参与学校大会,参与学校所有大事的讨论,并拥有和成人一样的一人一票的投票权,包括解聘“老师”(瑟谷里不叫老师,叫职员)。国内的依照瑟谷模式建立的悦谷学校我去过几次,也是同样的情况。这些熊孩子怎么没有那么“熊”呢? 人对事物的认识总是有着不同的层面。这个时候,我似乎更能理解瑟谷模式莫大的意义。在传统学校制度那里,包括国内的各种培训班,小孩被强迫着做各种事情,总多少憋着点劲在这里那里要反抗一下要闹一下。有很多在传统学校里上了几年学,一直在捣乱,后来去了瑟谷或者悦谷,很快那股要捣蛋的劲就散了。 其实我们可以反思一下自己在学校里读书的经历。从我个人的经历,我刚上学的第一天,就发现学校和幼儿园很不一样,规矩和约束很多,我差不多7岁才上学,我自知如果早一年上学我很可能控制不了自己去受那么许多的约束,心里还是非常怀恋幼儿园时自由的状态。虽然从上学第一天起就很不喜欢学校的形态,但自己会觉得如果不好好读书可能自己长大后的人生就只能去搬砖了(没想到自己好好读书最后的结果也是搬砖),所以会暗自叫自己必须忍受。加上因为自己哥哥在学校成绩也很好,所以会觉得自己成绩也该不错。而且我们这些研究所的子弟,多少对上课所教的东西有一些感性认识的,加上上课的老师也都是同一个研究所的职工,那时的学校也相当轻松,一年级时上午两三节课,下午经常没课,所以身上的积累的要反抗的负面情绪没有那么大。后面直到高中毕业都是作业下午就能全部做完了,不用像今天的小孩搞到深夜作业还没做完。当然,美国的学校也基本没什么作业,但很多学生还是有很严重的负面情绪。 只是到了6年级时,新来的英语老师,教英语的方式跟我们之前的英语老师完全不一样。我们之前的英语老师教英语都是让我们说,经常会在课堂上让我们用英语回答问题,我们说英语都说习惯了。新来的英语老师从来不让我们说英语,全是教语法,练语法。我的反抗情绪很大,感觉其他小朋友也是类似的情绪。大家都不学了。这位英语老师了解到我是班上的成绩好的学生,单独找我谈话,问为什么我成绩这么好的都不学。还问是不是其他捣蛋的小孩不准我学,要打我。我心里觉得好笑,我打架算厉害的了,而且我们这些子校的小孩有的调皮点,但哪里会有威胁其他小孩不准学习的事情。大了以后奇怪当时自己为什么不说是老师上课方式的问题。可能是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的,小孩心里有想法但是表达不出来,成人又对小孩的世界不了解了,无法进行有效沟通。所以现代教育的范式把很多小孩按年龄划分成班级,按部就班的依照标准的教学大纲进行上课教学和考试的方式是有根本的问题的。 对照于瑟谷夏山以及其他很多自主学习教育学校或者社区,打破了班级概念,打破了所谓的教学大纲,在这些环境里学习活动随处都在发生,没有负面情绪的对抗,大家自觉参与一个学习社区的共建与维护,充满生气却又井然有序。Scratch的创始人说希望学校能够变得更像幼儿园,而不是幼儿园变得更像学校并成立了终身幼儿园这个组织来推广这个理念,Scratch就是这个组织产生的项目。当然,像瑟谷夏山以及其他很多的自主学习教育学校或者社区则是更进一步了,有着更加清晰的理念和体系。这种模式的意义在于,如果不是采用这种模式,我发现自己很难解决一大群小孩接受教育的问题。只要有班级这样的东西,对抗情绪就会存在。这些自主学习教育的社区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经验证明了班级不是必要的,课堂和考试也不是必要的,没有这些,一样有学习和教育。姑且不说是不是学生学得更好,至少我们可以认可班级课堂与考试不是学习必须的。 其实就我自己来说,并不是只有小学6年级时才有过一次那样的反抗的情况,应该说后面到初中和高中,这种情绪是愈来愈重的。初中毕业后我躲被窝里看了3个月的武侠小说,眼睛看的高度近视,身体也跨了,上了高中就每隔一周生一次病,高中时成绩大起大落。这些背后的原因,就是学校学习越来越让我觉得无聊无趣。在小学的时候,我们还是有大量的时间去玩的,一大群小孩每天下午做完作业后就可以玩到天黑。差不都每半年的样子大家都会在玩同样的一个东西,然后一起换到其他的东西,从乒乓球,游泳,溜旱冰到骑自行车等,可以满足那个年龄阶段的学习需求,如对自然的了解,对自己身体和对物理世界的了解。但是到了初中年龄阶段后,人正常的兴趣发展是开始对成人社会感兴趣了,想去了解尝试成人的社会。这时候本应该增加这方面的学习的,比如多看小说看报纸,或者看各种各样的书来了解这个社会了解我们所处的文化,多做社会实践甚至做学徒打零工等。但是学校学习使得我们没有这样的时间和空间去做这些事情。于是就变得日益无聊,反抗情绪日增。 我是到了大学,才在从小学一年级入学后这么多年第一次真正拥有了自由的学习时间。我在大学里疯狂的补自己在中学年龄阶段欠下的学习,看很多的书,到社会上去实践,打临工等等。我大学里的学习和成长应该说大部分是发生在课堂外的。从刚入大学的时候,发现自己对社会一无所知,对我们的文化一无所知,到毕业的时候有很强的自信去参与社会,自己总算通过自学的方式补上了这些人生非常重要的学习。大学几年,是非常疯狂的学习状态。 回顾我自己的在学校学习的历程,可能对我个人来说,学校教育和我的兴趣学习需求的重合度会比其他人要高些,包括布置的作业。我只是会感到很多东西学的太细了考的太细了,很多作业没有意义,浪费我很多时间,另外就是还有很多我想去学的东西不敢去学。在那个年龄未必能清晰的认识到什么是自己想学的,但是很多萌发的兴趣无法去满足,尤其是到了初中以后,在学校学科学习里则愈发感到无趣无聊,不像小学的时候还能从课外的很多活动中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这是我个人的情况,对于其他孩子,恐怕学校教育和他们的兴趣学习需求之间的重合度会低很多,要让他们去忍受学校里那样的“学习”就更难。 而传统学校的评估体系也是片面的,强调某一方面的能力,具备其他方面能力的小孩就被认为不行,其实很多小孩如果不是在学校里也能很出色,以后比如去经商也很厉害,但是在学校里就被认为是不行。我有些小学的同学,在学校里时读书不好,调皮捣蛋,但是长大走上社会后很爱懂脑筋,有很多自己的思考和对社会的认识,也能做出自己的成绩出来。印度做出墙洞实验的苏伽特教授,又提出“云端学校”的概念,说一群小孩在一起各自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然后有一群老奶奶,不断对这些小孩说“你做的真棒!”,“你太出色了!”,就可以是最好的学校了。 而小时候和很多小朋友的交流,他们自己也搞不清楚,不知道是自己的问题,比如自己是不是就不擅长读书,还是学校里这种学习方式评估方式的问题。多是在困惑中带着消极抵抗的情绪。有些小朋友的苦闷挣扎,我至今仍然印象深刻。 可以说有强制的地方,就必然会带来各种形式的反抗情绪,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在瑟谷等学校待过几天,就是旁观这些孩子,有时候跟他们做些交流,起码我可以说是没有一般学校里的小孩这么多负面情绪的。有调皮的,爱玩爱闹也是小孩的天性,但并不是大家普遍以为的没有这种学校班级式的纪律管束就会失控一样。我第一次听说瑟谷学校是John Taylor Gatto来我读研究生的那个小镇做演讲,在演讲中他花了大量的时间讲瑟谷学校的模式。我想这位有着30多年教龄的纽约州和纽约市的优秀教师,在亲手做了大量的努力和实践来返还学生学习的自由后,仍然因为发现自己在学校体制内还是不得不做大量伤害学生身心的事情而宣布辞职,当他发现瑟谷学校这种模式时,他心中的激动与认可应该是怎样的! 考察现代教育的起源,阅读现代教育之父夸美纽斯,赫尔巴特等的思想,可以知道现代教育最早发端于文艺复兴后,与科学的兴起和工业化早期社会的背景有一定关系,包含了对黑暗中世纪的教育的反思,有时代的进步意义。实际上,他们的想法可以说大部分是好的(比如强调动手,反对文字或理论先行强调所学和生活实际的连接,反对仅仅书本学习;强调反思和自我总结,强调理解,反对死记硬背;等等),并且是与现代教育相悖的(如果这两位现代教育之父来到我们现代看到现代教育是怎么情况,估计他们自己也会非常反对)。但是如前所述,其思想本身有一定工业化的影响,其对生命本质的认识也比较浅,在机器化大生产时代他们的思想又被大资本家大工业家利用并带偏,演变成了现代的教材教师教室三位一体的强制教育体系。 如果不熟悉西方的历史,以我国的历史来看,在旧社会不上学就没书看,并且必须很小就打工挣钱,当然谈不上学习,可以说是被剥夺了学习。从这个角度来讲,现代教育体制让大家都要上学,是进步的。但是如今的社会已经到处有书有互联网,只要保证小孩有同样那么多年的自由学习时间而不用去赚钱(可以把赚钱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打不同的工,不是单纯的赚钱谋生),谁说一定要有教材教师教室才能学习? 虽然多年来都在做教育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但过去一直内心排斥传统上课方式的教育,回避不参与这样的教育,也因而更多的专注在成人的教育上,所以比较少接触大群小孩的情况。这个事情,我还需积累更多的经验与思考。但起码让我更加认识到瑟谷夏山这种自主学习模式的重要意义,并且更有信心,这种模式一定会是未来教育的主流模式。
发表在 selflearning | 留下评论

Knowledge Engine applied to Feynman Technique

Note: Feynman Technique can be taken as a macro workflow in Knowledge Engine, which can contain many smaller regular workflows.

According to Feynman Technique:
1. Pick a topic you want to understand and start studying it. Write down everything you know about the topic on a notebook page, and add to that page every time you learn something new about it.
2. Pretend to teach your topic to others, especially to youngesters who are not familar with the topic . Make sure you’re able to explain the topic in simple terms.
3. Go back to the books when you get stuck. The gaps in your knowledge should be obvious. Revisit problem areas until you can explain the topic fully.
4. Simplify and use analogies. Repeat the process while simplifying your language and connecting facts with analogies to help strengthen your understanding.

How can Knowledge Engine(KE) be used in this process? We understand that learning is to build up a model of a domain, and Feynman Technique is a technique for building such a model. KE, based on Significant Experiences (SEs) is sufficient in building up a mature model of a domain knowledge. Below we outline how KE can be used in the process of Feynman Technique:

  1. pick a domain from KE (there will be domain tags in kE for people to choose from. TODO:), write down things you know about this domain in snippets, or search and find your relevant experiences from your past Significant Experiences (SEs). You can even try to build up some frames to represent your current total understanding of the domain, and in the process, you can probably identify a few key tags of this domain’s knowledge, which you can use to collect your SEs in your learning of this domain
  2. You can use your frame to teach this domain to other people.
  3. After realizing the gaps, read books, do some appropriate projects or do any activities that can help you fill the gaps. Revisit your frames and tags and keep udpating them to better reflect your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model.
  4. Keep enriching your frames and simplifying them at the same time. And repeat the process.

In the above process, you can see that KE can be used to support Feynman Technique. Furthermore, all the SEs are collected along the way to build up a rich model and speed up the thinking in this learning process. We can also expand Feynman Technique beyond teaching and books reading to include projects or other types of activities. Thus to discover your gaps and fill in those gaps, you don’t just rely on teaching and book reading, but also by other activites like working on projects, touring meuseums, travelling, watching movies, playing, or whatever you want to do in your real life.

Understanding of the model can be layer by layer. Sometimes it is difficult to obtain sufficient resources to build up the model deeply and completely, and you somehow still need to use it in some way in your work. So an understanding model at some level is justified at times. With KE, it allows such building up of models in flexible ways. So this is another aspect that we can expand on Feynman Technique to reach a more complete picture of learning.

If we understand Feynman Technique as centered around building a model, we know that learning activities can be very flexible. For example, you don’t have to read through a book from beginning to end. You can jump around or take a glimpse first to see if you can improve your model (of understanding) very quickly. (This is why life centers matter, because with life centers, you can approach it and interact with it in very flexible ways. Here we treat the model of understanding as a life center.) And everyone’s methods in how to build up the model quickly for oneself can be drastically different.

发表在 selflearning | 留下评论

知识的流和结构

我们知道知识是体系化的,也就是“结构化”的。而传统的教育制度或者教材,从单纯教与学的角度去看,就是在结构方面缺乏动态的呈现和互动性,缺少开放性。我们去数字化知识,就是要数字化知识的结构,包括结构的形成过程和学习过程。比如在教材方面,传统教材更偏向于“流”而非“结构”,整个教材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陈述下来,可能比较适合一部分学习者,但很难根据不同的学习者的背景和特点去重新组织,或者让学习者按自身的学习习惯以及理解情况去“探索式”的学习。教材的不够“结构化”也促使学校里的教与学都偏向于死板缺少灵活性和主动性。

我们的课程体系要优于其他的课程体系,并成为Paracraft之外的我们又一大竞争优势,就需要在数字化的结构方面做好文章。我们的自主学习模式要能够真正顺利展开,发挥威力,同样需要做好结构化上的文章。

结构化从大的方面讲,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我们教学的编程知识,毋庸置疑,应该是有着良好的结构的;另一个方面就是我们需要用软件的方式,让这个结构成为动态可交互的结构,这部分就特别需要知识引擎的作用。

编程知识的结构

先讲第一个方面,我们对编程知识本身,应该有着良好的结构。这个结构简单的讲,包括良好的分层和在每层上的良好的几个中心。当然大的中心里面又有几个小的中心,或者重复性的很多类似的中心。

分层

从良好的分层方面来讲,从大的方面看,编程本身是个层,而编程所依赖的机器是另一个层。我们可以尝试不涉及机器本身的架构就把编程讲好。

中心

从良好的几个中心来看,比如抽象建模本身是编程的核心,编程的抽象建模就包括了指令,指令的执行顺序,事件响应,模块化等。然后就是不同领域的模型的学习,比如操作系统有操作系统的指令以及相应结构,面对的是一个虚拟层,而汇编直接面对机器,3D世界又是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有自己的模型。

以上大概举例讲了一下分层和分中心。在结构化的过程里,分层和分中心可以不断的运用,来形成好的结构。

我们需要用比较严苛的标准去检验我们的教材是否有着良好的结构,并不断的去用身边的具体的人去检验,比如7到10岁的孩子能否听懂,公司里的非程序员能否听懂。如果听不懂,是不是分层不清晰,或者还有更浅显易懂的一层更靠近听众已有认知的一层没有挖掘出来和呈现出来,或者是一个中心里面应有的小的中心不全,没有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结构不全等等。

我们建立起这样的概念和方法学,应该就有很大希望创造出业界最好的编程教学课程体系。但是这还不够,我们还需要数字化的互动,基于知识结构上的交互。

动态可交互的结构

从结构的动态化和交互方面来看,就必须有知识引擎的嵌入。结构的动态化,是指从重要体验的抓取到过滤到形成良好的框,标签乃至知识领域的过程。数字化的知识需要能够很好的呈现这一个过程,这在教与学上有着重大的意义。

结构的交互有几个方面的含义:

  1. 学生在面对老师的有着良好层次和中心的知识时,可以进行探索式的学习,不断根据自己当前的理解去选择中心(比如重要体验和知识框)去交互(与同学讨论,与老师讨论等等)。

  2.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当前的理解去组织一定顺序和难度的中心(适合传统课堂教学),或者选择合适的中心给予禅师式的点到即止的指点(适合自主式学习)。

  3. 学生可以给老师反馈好的中心,或者老师根据教学的情况及时补充好的中心,比如在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时候发现有更浅显的更接近普通人理解范围的层次或者中心,或者发现更生活化的例子里同样包含着这个知识等等。

  4. 老师的教材必须来自于重要体验,并基于重要体验形成良好结构。这些重要体验和结构也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逐渐完善。学生的学习必须基于重要体验,每天记录下来一天的收获。这将是老师了解学生的理解情况的重要方式,在远程的自主式学习里发挥重要作用。基于老师和学生的重要体验或者中心,老师就可以在线上做到禅师式的点到即止的教学。

好的生命中心就像瑟谷模式里的那些生命中心一样(静息室,讨论室,音乐房,厨房,篮球场,书籍,法庭等),学生与职员就可以围绕这些生命中心来交互。

未来教育在学习/教学和教材上的变革,应该就是把传统的死板不灵活的“流”变成动态的可交互的“结构”,或者说真正实现“流”与“结构”之间的互动和自由转换。软件就是对事物的数字化,这就是我们需要的对知识的数字化。做好这个数字化工作,我们就能做好我们的教材和教学,做出业界最好的课程体系,实现高效的自主式学习,导向未来的教育。

发表在 科学研究, selflearning | 留下评论

如何使用学习小组来学习?

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当初次浏览某学习小组时,有什么比较好的方式快速的了解这个小组的知识。这里以自主学习小组为例。

首先可以按重要性排序来看看小组里的便条,因为便条一般代表个人的感悟或反思,重要体验的意义最重。
https://3exps.org/groups/39/snippetbook/notes/?&sort=vote

然后可以按重要性看看该小组里的知识包。
https://3exps.org/groups/39/framebook/notes/?&sort=vote

再就是看看该小组的小组标签。

发表在 使用示例, 用户使用手册 | 留下评论

生命中心与课程

最近因为制作一些规模稍大的课程包,让我对“课程”有更多的思考。

本文不打算对生命中心进行全面和严谨的介绍,大家只要大概明白生命中心的意思即可。字面意思上,生命中心是富有生命力的中心,即能够良好的展示自己,适合探索,方便交互的中心。程序员一般都有丰富的开源软件项目的学习经验,知道好的项目学习起来很容易,这一般就是生命中心方式的组织方式。你一眼看去,知道有几个生命中心,分了几层,可以和每个中心交互,可以适时的进入某个层次。这是一种逐层递进的迭代过程。

但是如果变成了课程,则将内容在某个时间序列上进行了固化,而且必须照顾某一类的听众的接受程度。也就是说螺旋递进的迭代过程变成了线性的板书或陈述。当然我们有些时候在给他人介绍自己的东西时,需要一个简单的陈述的过程。如果你要找天使投资,投资人往往会要求你能够用最简单的语言来概况你的项目,所以有elevator pitch (电梯法则,或者电梯游说),即要能够在等电梯或坐电梯的时间里就把自己的项目说清楚。如果投资人感兴趣,他就会问你很多问题,能否拿到钱就看你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如果你的elevator pitch都没有引起投资人的兴趣,那下电梯就bye-bye了。有的秉承自主教育理念的学校采取这样的形式,老师需要在学生前陈述自己的计划讲授的课程是学习什么的,如果不能吸引学生学习,那就开不了课了。这就和一般学校里大部分时间都是老师在讲台上讲述完全不一样。美国的学校这方面稍微好一点,老师一般都更强调学生的提问,所以老师会只讲一段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提问题。演讲也是,习惯只讲一小段即可,把大块的时间留给互动的问答环节。相信大多数人其实都更喜欢这样交互的方式,听了大概的陈述就通过问问题来进一步了解,如果不是自己感兴趣的就不听了。这恐怕是大家在生活中学习普遍采用的方式。

所以大家看到,人习惯的学习方式是这种交互问答的探索式的学习,以自己的方式自己的理解去探索。问答环节之前的陈述只是向对方介绍这个“生命中心”而已。

我们的课程有没有可能摆脱传统课程的线性陈述而以生命中心的方式进行呢?应该是可以的。简单的课程,如编程课里的乒乓球游戏,就这个游戏的程序本身,大概就是两个中心,一个是乒乓球,一个是球拍。乒乓球有初始速度,碰到四周的墙壁以及球拍会反弹。球拍可以通过键盘按键来左右移动。而复杂些的课程,如绘图程序,则会涉及到多个生命中心,以及分层。分层一般有两种体现方式,一个是上下的分层,一个是内外的分层。上下的分层就是每一层建立在其下面一层的基础上。内外的分层则是指大的生命中心可以包含多个小的生命中心。而授课的过程,可以是老师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些不同层次上的生命中心的过程。讲到这里可能对大家来讲比较抽象了,具体的做法我们也在实践的过程中,希望以后通过我们的课程开发和教学让大家能更具体的去体会。

基于生命中心来学习或者教学,我可以举另一个例子。比如足球里最重要的生命中心就是腿和足球,腿需要获得很好的球感。可以说足球的最基本的训练就是训练你的小脑可以控制腿对球做出精准的控制,具体来说又包括了挥腿的力度(发大力,发小力)角度等等。如果对这两个生命中心的互动掌握的好,其他的如带球,过人,传球,射门等都变得很轻松。比如说假动作吧,最高层次的假动作恐怕未必是去学某个假动作的一招一式或套路,而就是你的脚能够像手一样去控球,人家怎么抢都很难抢到,你的眼睛专注的是场上形势,对手或队友的位置,脚可以随时根据场上瞬息万变的变化来控球应变。这是最难防的假动作,对方不知道你是要传还是带还是射门,你随时可能变向,减速加速。正是因为腿和球是足球里的生命中心,足球训练里很核心的训练就是颠球。我们看马拉多纳踢球的视频,看他是怎么训练自己的,我们很少看到他做无球训练。当其他队员都在跑圈,拉腿时他都是结合着球在热身。你也可以看到他各种训练自己颠球的方法,在其他球员那里很少看到的各种颠球的方式,比如把球高高的踢向空中,球刚落地又一脚踢向空中,这样反复的踢。或者球放草皮上,用脚从球下面搓球。或者用身体的各个部位颠球,甚至脚后跟。没有这个视频,但是据说马纳多纳小时候,在阿根廷的球赛的中场休息时,大家最喜欢看的就是小马拉多纳用屁股颠球。有一个视频齐达内讲过他在友谊赛的时候见过马拉多纳怎么训练的。马拉多纳从大概弧顶位置连续的踢球击中球门横梁,球弹回来又继续踢,马拉多纳能这样连续踢十几下。齐达内自己示范了一下这有多难,他试了几下才能够打中横梁,更别说要球弹回来再继续踢中横梁了。马拉多纳的球感应该是史上最好的。看马拉多纳在场上那么许多匪夷所思的对球的处理,就是基于他可以像用手一样控球(老实说,比大多数人的手控球更加精准很多很多)。80年代的足球对防守的约束很少,那时的后卫可以像砍大树一样防守。所以看那时候的比赛录像,可以看到马纳多纳的对手们都是用砍大树的方式直接对付他,否则他的控球技术到今天的球场上那真是如入无人之境直接带到球门里去了。梅西踢球虽然好,但是从处理球的丰富性上还是差了马拉多纳一大截,马拉多纳很多进球的方式梅西还没能做到过。马纳多纳的传球更是出神入化。巴蒂斯图塔曾说过,他刚加入阿根廷国家队的时候,有些球觉得马拉多纳不可能传的出来或者传到那个位置,就没有跑。但是发现每次马拉多纳都能及时的把球传到那个位置,就学会了只要看到空当就跑,马拉多纳一定能立即把球传过来。中国极端应试的教育,恐怕也是中国足球很难成长的一个因素?米卢执掌中国国家队的时候,老狐狸的他,立刻抓准了中国足球的症结,让球员们一定要“玩”球,享受足球的快乐。当你的脚和球两个生命中心进行互动时,当你在场上和其他生命中心互动时,那是足球无比的快乐。

所以生命中心式的学习或者教学,不光可以用在足球的基本训练,包括足球的战术训练,包括其他的运动,都是可以运用的,例如游泳,乒乓球等等。因为生命中心,交互探索或者说玩就成为最好的学习方式,甚至学习必须感受快乐围绕快乐进行。而传统课堂的线性,否定了学生进行各种探索的可能,自然变得枯燥死板,变得缺少快乐。

当你以生命中心为单元来进行学习或者教学时,变化或者改进都变得容易。比如乒乓球游戏里,球拍这个中心是否还可以上下运动?或者有一定范围的上下运动,同时给予乒乓球不同的反弹速度?或者球拍可以有个角度?乒乓球这个生命中心是不是也可以有变化,比如球有一块是扁的,或者是整体就是方的。或者可以有两个甚至多个球?如果我们把四周的墙壁也当作一个中心,墙壁是否可以是不规则的?带波浪的,或者会突然长出一个方块出来,或者会不断的变形等等。你对每个生命中心都可以在时空包括数量上做各种变化。在教学改进上,可以看是不是有更多的中心没有挖掘出来,现有的中心是否解释或者呈现不清楚,分层是否合理等等,并且引导学生在一个复杂系统里去发现生命中心。

如我之前的文章有写到,低年龄的孩子们的学习更富有探索性,而大一些的孩子就已经差了很多,成人则已经习惯线性的板书式的学习了。我想这是否跟学校里课程开展的方式有关系?人从生物性本身来讲,应该是探索性的,但却被现代教育的课程变成了线性的机械性的了。如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许多新教育,如要总结她们的共通之处,可能就是让学习回归到有机的自然的过程,或者说生命的过程。

在人工智能崛起的时代,生命的概念也应该变得更加广阔,不再局限于生物体,不是说有细胞才算生命。生命中心即是包含了这样的广义的对生命的理解。

发表在 科学研究, selflearning |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