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交流

English Version

记得瑟谷学校的创始人之一Mimsy Sadofsky曾专门讲述过她在瑟谷的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对话交流(conversation)的无处不在,并且讨论的内容是在许多不同层面不同领域的。我在瑟谷学校参观的几天也有意的“旁听”了几个小时的对话交流(瑟谷有一个专门的交流室,希望和其他人交流的可以到这个房间来。当然交流也可以随时随地发生)。确实交流讨论的范围非常广,甚至随意。但这些学生很擅长交流,讨论个人经验的交流会很好的表述,比如咖啡或奶酪的品类,讨论政治话题的时候很擅长多角度的辩证分析。从我旁听的观察来看,这些瑟谷的学生是很擅长对话交流的,绝对不比我所接触的美国大学生差,比国内的大学生又强许多了。自学教育的布道者瑟谷学校的推广者著名心理学家Peter Gray通过对瑟谷学生的观察,也有过这样一段精彩的总结,经我翻译

“学生在学校的探索,尤其是青少年,是通过对话交流来完成的。学生讨论各种你可以想象的到的话题,互相之间或者与教职员。通过这样的对话他们接触到无比众多的思想和观点。因为没有权威,对话中的每一个提到的事情都成为思考的主题,而不是需要记忆的教条或者是对考试的反馈。对话交流,不像准备考试时的死记硬背,刺激智力的增长。著名的俄国心理学家Lev Vygotsky认为很久以前对话交流就是高层次思维的基础,而我对瑟谷学生的观察也让我确信他是对的。思想是内化的对话交流;而与其他人进行的对外的对话交流,就是开始。”

http://3exps.org/social/leon/scrapbook/notes/note/52974/

对unschooling做出极大贡献的Grace Llewellyn,最近看她在自学教育联盟网站(https://www.self-directed.org/) 上的超级问答里的回答,可以深深的感受到Grace Llewellyn是如何与孩子平等对话交流的 (http://3exps.org/social/leon/framebook/notes/note/72680/)。比如关于小孩玩游戏的回答。因为原文是英文的,我这里简单的翻译一下。

“我喜欢你的关于诚实交流的想法,并且我希望你能够有更多的交流的深度和细节。分享你的担心和想法,识别出那些不是那么聪明的做法问问他的想法—真正的把他带出来(他可能在自己的内心也有个自我的对话,并且是多个角度的)。大家一起来生成一个彼此都能够接受的初步的共识,持续的关注持续的交流并不断的调整这些共识。”

“和其他使用该过程的人在一起可能会激发你的孩子对自己的选择更加关注。这倒不是说他一定会改变他现在的选择,但仅仅是有意识的和自己的意愿进行互动,就可以让他的自我意识生长。最终,这会帮助他的行动逐步的围绕自己价值观里最看重的东西来进行。”

“我们对未来自我期望的表达,此时此刻的种种选择,我们生命里这两者之间的演进关系—这是非常庞大的东西。这是自学教育的核心,是设计幸福人生的核心。只要个体积极的有意识的参与,这个演化关系是不断进步的。”

“在一些家庭,要让对话交流能够发生,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必须先解决。要让每个人(尤其是孩子但又不仅限于孩子)知道他们能够自由无保留的分享他们的观点而不会被喝止,必须有更深的信任。”

这里简单引用的几句也许可以让大家管中窥豹的体会到Grace Llewellyn对平等交流的理解。如果对平等交流想要有更多的了解,我想你一定可以在她的著作,网站和项目里找到更多的内容和细节。也难怪她能够在几十年里引领unschooling运动从星火发展到生机勃勃的燎原之势。

正如Grace Llewellyn所说,平等交流就是自学教育的核心,能够和他人进行平等的交流就是学习的最基本的能力。而我的理解,所谓的读书的“神奇”功用之一就是可以培养平等交流的能力,因为读书就是和作者的对话,和作者的人生体验的对话。一本书就是该书的作者试图阐述他个人的人生体验,读许多不同的书就是和不同的人进行人生的对话。李银河说和一个人的婚姻生活就是在读一本书,她很有幸挑到了王小波这本大书,内容及其精彩和丰富。

生命的本质即多元。平等的对话交流就是从多元的生命形态里汲取生命营养,也即学习或者生长。

我们传统的学校,大家在里面读了十几年,却仍然没有形成读书的习惯,更没有学会如何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缺失最基本的学习能力,难道还不足以说明这个教育体系的失败吗?还能比这个更失败吗?要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育,看看自学教育吧!看看unschooling和瑟谷学校里的孩子是如何学习的。

发表在 selflearning | 留下评论

志愿者招聘

English Version

开源学习已经申请成为自学教育联盟在中国的地方联系组织,后续需要不少定期的宣传工作,可以向公众阐述自学教育的理念,或者回答对自学教育感兴趣的人的问题,另外也有需要在各个城市有联系人。目前需要若干志愿者。如果你认同我们的理念,想参与到这个工作里来的可以跟我联系,希望擅长英语(不擅长的我们可以提供学习资源和方法 :))。欢迎大家转发。

联系方式:sys @ opensourcelearning.org 或者留言

发表在 未归类 | 留下评论

未来教育之路

English Version

这里我们想简单的分享一下我们理解的走向未来教育的道路。限于篇幅,这里只能简略的纲领性的讲一下。我们希望这个纲领性的内容可以统领开源学习未来的行动,并让更多的力量可以加入到这个方向里来。

我们的理解,未来教育应该是“自学”(Self-Learning)教育。

最近,自主教育联盟( Alliance for Self-Directed Education )成立了以推广自主教育(Self-Directed Education)。至少几十年来,在美国乃至全球一直有两大运动,一个是unschooling,另外一个是民主学习或者自由学校。Unschooling在美国主要是采取在家上学(homeschooling)的方式,因为官方有要求,学龄儿童必须接受某种程度的教育,所以一般注册为在家上学,但实际上的学习方式却是和在家上学完全不一样的,比如unschooling是没有课程表的。实际上,如果你熟悉瑟谷学校Sudbury Valley School), unschooling的学习方式是和瑟谷完全一样的。以瑟谷为代表的民主学校,以及以夏山(Summerhill)为代表的自由学校,虽然在出发点上很不一样,但是在其引发出来的学习实践和方法上却是完全一致的。这些社区(民主/自由学校,unschooling)在社交网上(如facebook, twitter)分享出来的内容,如果你专注的看过一段时间,你可以很容易注意到他们的很多观点和实践是一样的,你甚至可以识别或者归纳出他们共通的一组理念和实践方法。所以在这些群体里,共鸣非常高。但是出了这些群体,在主流媒体或者人群里,却基本上没有听说过这些理念和实践。而这些理念和方法已经被实践了几十年了,并且已经有了很多届的毕业生,这些群体也独立发表及印制了相当多的材料介绍总结他们的实践方法。他们这些成熟的理念和实践方法应该为主流人群所知道,成为他们可供选择的教育方案。 自主教育联盟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统一这些群体这么多年来努力的结晶,把其理念和实践方法总结出来,给一个统一的名字”自主教育”(Self-Directed Education),这样方便各个社区去推广。在我看来,这种行动,就是去拨开云雾见青天,把许多年来大家意识里根深蒂固的关于教育和学习的错误观念来一个拨乱反正,认识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学习/教育。比如说“非正式学习”,“翻转课堂”这些词汇,我们要把被翻转的东西翻转过来,自学才是真正的学习,自学才是主流学习。另外,提一下最近流行的学习中心(Learning Centers),比如分别拥有一二十所分中心的North Star Learning Centers 和Agile Learning Centers,他们的理念和实践和上面讲的社区是一致的,本身也在自主教育联盟里面,大家可以关注一下。 参与自主教育联盟包含了这些群体里的好几个重量级的人物,也很有执行力,所以很值得国内的教育群体关注。另外关于民主/自由学校和学习中心有固定的场所,也就有固定的人群,所以很多组织方式上就和松散的Unschooling有很多不同,但是Unschooling也有全国性甚至全球性的组织和资源的支持,如Grace Llewellyn创立的Not Back To School Camp, John Holt以及其接班人Pat Farenga运营的Grow Without School (GWS)杂志,以及Blake Boles组织的游学项目等等。而unschooling家庭经常遇到的寻找本地社区的志同道合者的问题,也有社区网站等的支持,而自主教育联盟也计划在这些方面给予更多的服务。限于篇幅,这里不深入进去讲各个社区的异同以及自主教育的具体的理念和实践方法。

所以我们相信自主教育联盟在做的事情是当前很关键的一步,在自主教育群体已经非常相当成熟,已经产生大量内容的时候,统一各社区的努力,一致性的提出可以为大众所了解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方法,这一步在当前来说应该是恰当其时的。所以特别希望大家关注并参与。不过我们(开源学习)也认为也许我们可以步子迈的更大一点。自主教育联盟特意的把自主教育(Self-Directed Education)定义为适应儿童的教育理念,有意的把成人排除了,认为那属于更宽泛的self-directed learning。但是,我们知道,大学里的学习/教育方式在本质上是和中小学的学习/教育方式是一样的。而现实中,自主教育社区的年轻人毕业后如果要继续更深入的学习,还是只有去大学的出路,所以都会有个适应另外一种学习/教育模式的阶段,这个阶段不会太长,并且这些已经拥有自学能力的年轻人可以容易的做到去适应那个旧的模式,但毕竟还是有一个适应的阶段的。所以我们(开源学习)认为,为什么不步子更大一点,直接提出包括成人在内的新的教育框架/模式,去取代旧的教育框架/模式。当前全世界的学校,即使互相之间有很大区别,不同国家差别也很大,但是本质上都是一个旧的教育框架/模式,即以课堂为核心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只有150年的历史,其产生是为基于流水线的机器化大生产服务的,但是在人们意识里造成的影响已经根深蒂固,以致现代人只要谈到学习/教育就想到上课,如果没有了课堂这个概念,他们就无法思考什么是学习,这个现象即使在做互联网教育创新的人群里也非常普遍,所以很容易理解目前的各种互联网教育还是以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为基础的。但是熟悉瑟谷学校的人知道,瑟谷是没有课堂的!而且瑟谷学校的成本比当地的其他公立学校还要便宜,瑟谷已经这样运营了50年了。所以是时候提出一个新的框架来取代这个旧的框架了!比如说,Marco的Free Progress Education (FPE)正是其中的一个新的框架,这个框架在自主教育的基础上,增加了其他核心的内容,这些内容开源学习也非常认同,本身也是开源学习一直在宣传的理念:对反思和理解的强调;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老师;网上portfolio的建立和新的更全面评估方式来改变依赖单一的考试成绩的评估方式,解决就业难题;需要的基础设施,如物理空间和软件。(具体可以阅读FPE网站,强烈推荐,因为Marco的框架表述能力很好)。这个新的学习/教育框架我们认为还需要更丰富和细化,也需要大家基于这个框架的实践,同时需要软件的基础架构的支撑。

所以我们认为应该可以步子迈的更大一点,这样对于儿童教育我们也可以同样的在一个框架下面去做,去总结我们的经验,去迭代。在我们这个互联网时代,我们需要用这个新的教育框架去取代旧的教育框架了。这个新的框架本质上就是一个自学的框架。开源学习(OSL)已经开发的软件可以作为这个框架的基础架构的一部分(还需要其他很多类软件),因为开源学习的软件从一开始就是为解决这些问题为这个未来学习的愿景而设计的。同时也希望广大的程序员们能理解这个愿景,贡献自己的才智。从软件的角度看,学习是意识活动的一部分或者一个维度。所以学习软件都应该是意识软件,而且我们可以认为学习以致理解应该是意识的核心。过去的跟意识相关的软件基本都是基于文档的(如果我们把视频也视为一种文档的话),我们需要更细的粒度。开源学习的知识引擎就是基于更细粒度的重要体验(Significant Experiences)形式上体现为便条(snippets)的把各个领域的重要体验转化为高层的结构化的知识的引擎。我们相信这样的知识引擎应该是所有意识软件的核心,并且我们相信我们会很快迎来意识软件繁荣的时代。

这就是我们理解的未来教育之路。已有的自主教育的多年的成熟的实践和大量的内容已经适合我们在这个时候提出一个新的教育框架,用这个新的教育框架去进行实践,并不断的丰富其,培养更多的自学教育的人群,而相应的软件架构在这样的教育框架和教育实践里才能真正的发挥其潜力,并充分的把自学教育的威力激发出来,使其相对于旧的教育框架展示出巨大的优势,真正完成我们对教育的改变。

更新: 我们建议用自主学习框架来指称这些新的教育框架,因为我们意识到应该会有一组具体的教育框架,就好像敏捷开发其实包含了很多具体的敏捷实践的框架。 我们需要定义自主学习框架应该包含的内容。

关于ASDE,下面文章有更多介绍:

Alliance for Self-Directed Education

注:Alliance for Self-Directed Education,Self-Directed Education 等英文名的中文名是我自己翻译的,目前这些词还没有官方正式确认的翻译。比如Alliance for Self-Directed Education。一切都还很新,所以希望大家积极参与。

发表在 selflearning | 2条评论

近代大师出身

发这样的东西,一定是要做些说明的。可能没什么意义。只是个人突然感兴趣,想弄出来看看怎么样。人物是按照维基百科上的某一年份出生人物页面来人工提取的。因为基于维基,自然受限于维基本身。这点,客观的讲,维基的收录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应该还是比较齐全的,当然自然也会现代的人物收录的比较多包括很多只是有点新闻的人物。另外因为是根据本人的熟悉程度,故主观性比较强。根据个人的喜好,一般会优先把文学家艺术家学者放前面。因为个人爱好体育,所以也会包括著名的体育人士,何况体育也曾是中国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可能是唯一的大众流行文化。本不想加入政治人物,因为政治人物每个年代都会有,但是文学家艺术家不见得每个年代都会有。但是还是加入,主要还是给大家提供一个时代的参考吧。外国人只大概拣了最有名的,因为很多也认不出来。另外收录时一目十行的查看,所以遗漏的恐怕不少。图快,不够严谨,欢迎有兴趣的朋友做份更严谨的出来。我这个就权当是抛砖引玉。

每一年出生的人物一般第一行的是大陆的,第二行是香港的,下面一行是台湾的,再后面就是新加坡,日本,美国等。

另外,1962年以后的没有在维基上去按年份查该年份出生人物页面,因为人实在太多了。所以1962年以后的只是凭借记忆想到几个名人,然后查了他们的出生年份。不过感觉70以后能称作大师的人物实在太少。

另外附上这次在维基百科上做研究性阅读后收集整理出来后的知识包

拣几个有趣的说说。说说光辉灿烂的几个年份吧。

1971 中国互联网历史上光辉灿烂的一年

1969

1962 香港娱乐圈光辉灿烂的一年

1952

1941

1940

1912

1911

1910

1896

1895

卓别林和希特勒是同一年的。蔡元培和霍元甲是同一年的。还有好多有意思的同一年的,自己找找看。

以下是该表

————————————————–
1977 郭玉闪 孙继海
1976 黄章(魅族) 柴静 许知远 刘国梁 李湘 夏雨 张效瑞 翁帆
梁咏琪 舒淇
王力宏 林心如
吴恩达 罗纳尔多

1975 龚琳娜
贝克汉姆

1974 徐静蕾 李健

1972 罗永浩

1971 丁磊 马化腾
朱茵

1970 贾樟柯

1969 窦唯 王菲 高晓松 雷军

1968 张楚 李彦宏

1966
黎明

1964 马云 张朝阳

1963 李宁 姜文

1962 史玉柱 刘亮程 丁武(唐朝乐队)饶毅 俞敏洪 唐骏 董文华
梁朝伟 周星驰 黃家駒

1961 刘军宁 崔健 陈冲 宋丹丹
张学友 黃日華 刘德华 黄秋生 林夕 叶倩文
赵传

1960 贺卫方 方滨兴 郎平 徐小平
朱德庸
周华健 齊秦
费翔
马拉多纳

1959 张维迎 冯仑 古广明
翁美玲 林奕華(香港)
童安格
山口百惠

1958 朱永新 许家印 冯小刚 严歌苓 杨丽萍 李扬(配音)
陈百强 梁家辉 苗侨伟 王家卫
陳文茜 姜育恒 李宗盛

1957 顾长卫 艾未未 巩汉林 赵本山 朱淼华
万梓良
齐豫 李子恒

1956 顾城
张国荣 张明敏
蔡英文

1955 刘晓波 陈道明 刘晓庆 张海迪
周润发 王晶 费玉清
鸟山明

1954 高华 孙大午 董明珠
成龙 赵雅芝
李安 赖声川 林青霞
科恩兄弟

1953 胡舒立 艾晓明 韩三平 陈丹青 汪丁丁 许小年 薛蛮子 习近平 刘志军
张艾嘉
邓丽君 胡因梦 林清玄
曹薰铉

1952 王小波 李银河 林达 林毅夫 聂卫平 陈凯歌 朱学勤 贾平凹 鄢烈山 唐国强
刘镇伟 吴孟达 洪金宝
龙应台 李立群 苏芮
李显龙

1951 王石 任志强 严援朝 张纪中 孙正平 史铁生

1950 张艺谋 姜昆 邓榕
盧冠廷
郭台铭 陈水扁 马英九
久石让

1949 丘成桐 北岛 路遥 牛群 石富宽 薄熙来 胡万林
刘墉
徐小凤
村上春树
理查基尔

1948 刘永行 周小川 王刚 侯耀文
许冠杰 黄元申
蔡志忠 张小燕

1947 易中天
林子祥
北野武
斯蒂芬金

1946 朱清时 余秋雨 侯耀华 陈小鲁 黄华华 陈良宇
亦舒
克林顿 川普

1945 宗庆后 庞中华
罗文

1944 倪润峰 戚务生 徐根宝 李长江 李谷一
刘丹 彭定康

1943
三毛 席慕蓉

1942 陈忠实 刘心武 章诒和 遇罗克 赵忠祥 胡锦涛 温家宝
董桥 许冠文
斯蒂芬霍金 拳王阿里

1941 刘再复 田连元 牟其中 毛远新
黄霑
宫崎骏
金正日
鲍勃·迪伦

1940 高行健 叶永烈 李纳
李小龙
约翰列侬

1939 钱理群 袁伟民

1938 唐家璇
古龙

1937 严顺开 古月
容国团 董建华
釋證嚴 白先勇

1936 林兆华
李远哲

1935 高尔泰 王洪文
张五常
李敖
大江健三郎

1934 傅聪 王蒙 苏永舜 马季
里奥纳德·科恩

1933 陈景润 年维泗
渡边淳一 藤子·F·不二雄
加林查
1932 梁从诫 刘胡兰 蒋彦永
高仓健
伊丽莎白·泰勒

1931 袁伟时 流沙河 黄继光 罗盛教 朱厚泽 姚文元 戚本禹
釋聖嚴

1930 李泽厚 厉以宁 袁隆平 屠呦呦 资中筠 严凤英 张志新 禹作敏 陈希同 朱森林
許倬雲 余英时

1929 茅于轼 周海婴 梁再冰 杜致礼 董存瑞 曾雪麟 胡启立 丁关根
米兰昆德拉

1928 褚时健 赵丽蓉 钱其琛 朱镕基
手塚治虫 池田大作
秀兰·邓波儿
1927 何祚庥 高耀洁 李文华 释一诚
釋星雲

1926 李振道 江泽民

1925 黄胄 刘宾雁
B.B.King

1924 邓稼先 黃永玉 六龄童 乔石 叶选平
金庸 梁羽生

1923 李慎之 毛岸青 王进喜
李登辉
李光耀

1922 杨振宁 毛岸英

1921 赵无极 华国锋
盛田昭夫

1920 张爱玲
唐德刚 王安(王安电脑)

1919 吳冠中 赵紫阳
殷海光

1918 穆旦
包玉刚
南怀瑾 黄仁宇
纳尔逊·曼德拉

1917 侯宝林 张春桥
辜振甫

1916 汪东兴

1915 于光遠 卢嘉锡 时传祥 邓力群 胡耀邦

1914 吴清源 马三立 谢添 徐迟 杨成武

1913 钱三强 王洛宾 孙犁 习仲勋
尼克松

1912 钱伟长 吴健雄 袁家騮 邓拓
金日成

1911 陈省身 钱学森 黄万里 杨绛 季羡林 萧红
里根

1910 费孝通 曹禺 錢鍾書 萧乾 南海十三郎 贺子珍 蒋经国 张爱萍
黑泽明
柯棣华

1909 谈家桢 吴晗 范长江 刘长春 李先念

1908 傅雷 陶铸 周立波
梁醒波
西蒙·波娃

1907 王淦昌 释本焕 趙樸初 李可染 川島芳子 杨尚昆 林彪
邵逸夫

1906 李健吾 周有光 王实味 陆定一 胡兰成 释印顺 溥仪

1905 李惠堂 冼星海 师哲 赵一曼 陈云

1904 林徽因 郭廷以 程砚秋 傅抱石 丁玲 任弼时 邓小平 婉容

1903 梁实秋 陆小曼 楼适夷 陈赓

1902 顾毓琇 苏步青 周培源 沈从文 柔石 還珠樓主 胡风 释海灯(海灯法师) 彭真 罗荣桓

1901 严济慈 梁思成 俞大绂 邓恩铭 陈毅 张学良 杨开慧 徐向前

1900 林风眠 万籁鸣 万古蟾 冰心 夏衍 小鳳仙 张闻天
李约瑟

1899 潘光旦 老舍 黃宗霑 李苦禅 张大千 聂荣臻

1898 叶启孙 丰子恺 朱自清 翦伯赞 刘少奇 周恩来 彭德怀 康生

1897 吴有训 朱光潜 章乃器 潘天寿 雷震 羅家倫 叶剑英 宋美龄

1896 徐志摩 矛盾 郁達夫 傅斯年 刘海粟 贺龙 澎湃

1895 徐悲鸿 金岳霖 冯友兰 林语堂 钱穆 张恨水 章伯钧 吉鸿昌 傅作义

1894 梅兰芳 叶圣陶 邓中夏 宋子文

1893 熊庆来 晏阳初 梁漱溟 顾颉刚 宋庆龄 毛泽东 白崇禧

1892 郭沫若 刘伯承
芥川龙之介
赛珍珠

1891 饒毓泰 胡適 刘半农 李宗仁 孙科

1890 陈寅恪 竺可桢 释太虚

1889 李四光 李大钊 张奚若 袁克文 宋霭龄 孙殿英
卓别林
希特勒

1888 周建人 盖叫天

1887 钱玄同 林觉民 柳亚子 钱基博 蒋中正
薛定谔

1886 蒋梦麟 邵飘萍 朱德

1885 周作人 熊十力 鄒容 李济深

1884 苏曼殊 谢觉哉

1883 馬一浮 汪精卫 郭松龄

1882 钱家治 蔣百里 蔡锷 宋教仁

1881 鲁迅 章士釗
冯卡门

1880 李叔同 陈垣

1879 陈独秀 李宗吾(厚黑学)
爱因斯坦

1878 黄炎培 何香凝 吴玉章

1877 王国维 廖仲恺 徐特立

1876 張伯苓 陈师曾 陈师曾(衡恪) 林长民 何叔衡

1875 陈天华 秋瑾 杨度 张作霖

1874 陈嘉庚 黄兴 吴佩孚

1873 梁启超

1872

1871 杨昌济 光绪

1870 熊希齡
鈴木大拙

1869 章太炎
甘地
1868 蔡元培 霍元甲 黄金荣

1867
居里夫人

1866 孙中山
罗曼罗兰

1865 谭嗣同

1864 齐白石

1863

1862 释印光
欧·亨利

1861 詹天佑

1860

1859

1858 康有为

1853 陈三立

1848 黄遵宪

1844 吴昌硕

1937 张之洞

1835
马克·吐温

1831 陈宝箴

1823 李鸿章

1812 左宗棠

1811 曾国藩

1472 王阳明

发表在 selflearning, 未归类 | 留下评论

Introduction to Free Progress Education

Recently from self-directed.org I got to know Marco Masi and his project Free Progress Education (FPE). fpe

Especially you can read these two documents:
short intro to FPE: http://tinyurl.com/IntroFPE-en
longer intro to FPE: http://tinyurl.com/FpeEng

ASDE (Alliance for Self-Directed Education) has intentionally used “Self-Directed Education” (SDE) to unify unschooling and democratic or free schools together as they share common practices and believes that can be summarized as Self-Directed Education. I feel Marco has keenly observed that unschooling and democratic or free schools only apply to children and many parents from these communities still view colleges/universities as the legitimate places (also the only places to go) for their children’s future learning. However, the way people learn in colleges/universities are not fundamental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compulsory schooling for the primary, secondary, middle and high schools. So I think Marco is right in seeing this with a more general picture and framing it as a pedagogic issue and calling for new pedagogic frameworks. I think he has listed a few things that are essential to such a framework. In addition to self-directed education, he also pointed out learning should come from intrinsic needs instead of from outer needs, also he recognized the needs of physical infrastructure (which I think of things like learning centers).

So I think he is very right in calling for a more general pedagogic framework, which is centered around self-directed education with its common practices and believes. We should not separate children and adults and think education is only for children or make it seemly so. It is as important to change adults’ concepts of learning as to change child education. I also think maybe the breakthrough or the long expected “tipping point” can come earlier if we focus on adult learning first.

So I think Marco has framed the right question. Do we really need an alternative pedagogic framework that is fundamentally different from the current one in the mainstream education system? Is self-directed education the right one? In addition to the current well-know common practices and believes in self-directed education, what else can we add, such as physical infrastructure or even software infrastructure? I think the content and practices of such a framework need to be enriched and be built upon. These question are what we need at this moment. It goes beyond the Self-Directed Education, which is only for children, and asks for a more general approach that also applies to high schools, colleges, university and research centers, as adult education in general.

I share with Marco the same belief that physical infrastructure such as learning centers are needed, at least for helping people cultivating self-learning skills. (Self-learning has long been my goal since the first day of Open Source Learning and even long before that. “We are all self-learners! Make self-learning easier!” To support ASDE, I started to use more “self-directed education”.) Other things that I share with him include the belief that the change will not come from within of the established present institutions.

If you are interested, you can read more from his book entitled “Free Progress Education”: https://www.amazon.com/dp/1539673081

And according to Marco, he is planning a Free Progress University (FPU) oriented at building a theoretical physics faculty.

发表在 selflearning | 留下评论

Knowledge Engine based on Significant Experiences

 Basic Elements

  • Significant Experiences
    Significant Experiences(SEs) are regarded by us as the basic units of knowledge, like cells in biological creatures. Significant Experiences are like Ray Kurzweil’s “Qualia”(Consciousness Experiences). SEs have self-vote of importance and usefulness vote by others, which are like the weights in biological neural networks.
  • Frames
    The basic relation btw knowledge is “containing”. Frame is the embodiment of such “containing” relation, it constructs life centers at the higher level and is capable to engage in large parallel computat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 Tags
    Tag establish connections btw knowledge (like synapses rewiring)
  • TagTrees
    Tag Tree is to extract out abstract knowledge structure or patterns (we think it is better to use Life Centers instead of patterns) through SEs.
  • WorkingSets
    For a period of time, you can focus on working in a certain WorkingSet, which is a set of tags in KE.
  • Caches
    When working with a lot of SEs, cache helps to store some SE ids temporarily.
  • Folders
    Dynamic folders that retrieve SEs by pre-configured search terms.

 Structured Knowledge on top of SEs

  • Learning Areas
    Learning Area is a large domain of learning, such as Software Programming. It automatically collects your SEs and structured knowledge in an area for knowledge display and discovery.
  • Learning Groups
    Learning Groups are groups of learners who are interested in the same topic of learning. Some users in the group can have some teaching roles.
  • Learning Salons
    Learning activities organized based on knowledge structures from learning groups.
  • Learning Plans
    Regular plans (weekly and monthly) and reviews, together with scheduled reminders, forming good learning habits.
  • Workflows
    Workflows to work with lists of SEs to accomplish learning and thinking processes. Workflows can be shared to spread good learning methods.

 Core functions and beliefs

  • Quick capture of SEs in various contexts
    Quickly note down SEs at the moment without interrupting current work in hands. Various contexts can be automatically appended to the SEs.
  • Quick and flexible display of SEs and knowledge
    Knowledge at your fingertips.
  • Cultivation of self-reflection skills
    Self-reflection makes consciousness grow, from drops of SEs to understanding of the whole.
  • Learning or thinking accomplished through simple editing
    Learning or thinking can be done in layers and steps, so it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many short steps of simple editing operations, making it a highly efficient process with minimum thinking. One task a time, zoom in.
  • Workflows helps you learn and think efficiently
    Learning and thinking workflows can be configured and shared.
  • Learning Plans cultivate good learning habits
    Weekly plans, monthly plans, yearly plans. Reviews and stats.
  • Visualization of knowledge and brain
    No Thinking!
  • Smooth transitioning btw learning and teaching. Teach effectively
    Rendering of one’s knowledge and instructing in a finer grain.
  • Generating knowledge of conventional forms smoothly
    wiki, pdf, ppt/slide, blog, book, and so on
  • Powering and transforming various types of knowledge related activities
    Knowledge is flowing in all kinds of activities, and all have “Learning Embedded”.
  • Knowledge needs to be applied, and knowledge is everywhere
    Knowledge formed from KE can be shared to various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with one click, with url to reference back and interact.

 Ideas behind and Design Concerns/Challenges

  • Engine in the knowledge era
    As the engine in the industrial age powers automobiles, ships, airplanes, and razors, the engine in the knowledge era powers learning, teaching, blog writing, paper publication, book writing, project management and so on.
  • Instill wisdom into the machine from the human crowd
    By taking drops of wisdom from billions of human beings, the machine can have intelligence, like PageRank provides search service by absorbing the wisdom of the crowd.
  • Fragmented Learning
    Fragmented Learning is the truth of real life learning. Learning should never be separated from life and from play. KE makes it easier for everyone to learn while play.
  • Self-Directed Learning or Selflearning
    There is no learning other than Self-Directed Learning or Selflearning.
  • Understanding of Consciousness
    Our understanding of consciousness,how this understanding applies to the design of KE,and similarity with Ray Kurzweil’s PRTM. Briefly,consciousness is hierarchical lists on top of SEs.
  • About tags
    The flexibility of tags and how to manage it. Tag Tree represents abstract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it can be applied to the KE itself, thus fulfilling a self-reference system.

 Current knowledge produced (in progress)

  • Application of abstract knowledge
    Abstract patterns (life centers) can be extracted from SEs, and these patterns can again be used in various learning areas. Such as Life Framework applied to Learningapplied to Educationapplied to Consciousnessapplied to Soccer. Abstract knowledge can even be applied to the KE itself. For example, you can configure the system root knowledge. Such root knowledge can be applied to your newly generated learning area. KE itself has a lot of internal structure built based on its self-produced knowledge. KE is a self-reference system
发表在 文档 | 留下评论

自主教育联盟

English Version

what is sde

Peter Gray, the board director and one of the founders of ASDE

Peter Gray, the board director and one of the founders of ASDE

很高兴在这里向大家介绍Alliance for Self-Directed Education (ASDE)。这是一个推广自主教育的联盟。这是一个新的组织,今年才获得非盈利组织的身份。其创始人包括久负盛名的Peter Gray(著名心理学教授,Free to Learn的作者,长期的自主教育和瑟谷模式的布道者)。 ASDE联盟包括了长期从事自主教育的个人和组织,比如Grace Llewellyn, Pat Farenga (John Holt思想和组织的继承者), North Star Learning Centers, Agile Learning Centers.其主旨是让自主教育真正进入大众的视野。许多年来,在教育界我们看到很多词汇被提出来,如“informal learning”, “inquiry-based learning”, “student-centered learning”, “active learning”, “activity theory”。这些词汇要么就是扭曲事情的本质要么就是虚假的空话。比如“informal learning”(“非正式学习”),所以学校的基于课堂的学习才是正式学习?而在我看来,所谓的非正式学习才是真正的正式学习。还有,“Active learning”, “student-centered learning” and “inquiry-based learning” 这些提法,如果学生不能主导他们自己的学习的话,这些提法往浅的说只能是虚假的空话往深的说则是骗人的把戏。学习是自发的,我很高兴看到ASDE用“自主教育”这个词来告诉我们学习的真正面目。

Grace Llewellyn, founder/director of Not Back To School Camp, author of famed book: The Teenage Liberation Handbook: How to Quit School and Get a Real Life and Education

Grace Llewellyn, founder/director of Not Back To School Camp, author of famed book: The Teenage Liberation Handbook: How to Quit School and Get a Real Life and Education

一直以来,在另类学习/教育里有两大主要的运动,一个是unschooling,另外一个是民主学校(以瑟谷学校为代表)或自由学校(以夏山学校为代表)。(虽然民主学校和自由学校的出发点和着重点略有不同,但其教育实践和理念是基本一致的甚至可以说完全相同。)unschooling在美国以homeschooling的形式存在,因为政府对义务教育(或者说强制教育)的要求,孩子的监护人必须提供证明保证孩子在进行其年龄阶段的学习,但是unschooling跟homeschooling其实完全不同的,比如unschooling没有课程设置,其学习方式和理念是和瑟谷学校一样的,当然因为缺少瑟谷那样一个能够聚焦很多小孩的物理地点,unschooling也普遍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如何去认识当地社区里其他unschooling的小孩,如何去组织他们的学习活动等。两个运动都至少有几十年的历史,在这些群体里分享出来的实践方法和理念很多都是相同想通的,讲来讲去发现大家都在重复很多东西了,这些在社交媒体如twitter,facebook上都可以看出来,但是这些群体的实践对于这些群体之外的人却是及其陌生的。(这里面可能有主流教育群体有意规避的因素。Peter Gray曾给我们讲过他关于瑟谷学校毕业生的追踪研究的文章很难在教育研究期刊上发表。曾经有个期刊的评委会委员私下跟他说,这些期刊的评委会一直以来有意的在避免发表任何关于瑟谷的研究。)如今自主教育联盟用“自主教育”这个词来统摄这两大运动以及近些年相当兴盛的学习中心(learning centers)的实践和理念,让外界去熟悉自主教育的实践方法和理念,了解认识这些自主教育群体几十年里已经产生的许多的毕业生和他们的职业生涯,能有更多的人参与到自主教育实践里来。

Pat Farenga, inherited John Holt's legacy in unschooling, current publisher of GWS magazine

Pat Farenga, inherited John Holt’s legacy in unschooling, current publisher of GWS magazine

互联网已经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社会,但是还没有改变教育。在过去20年里,我看到技术的不断成熟,比如web2.0,虚拟现实,移动互联网等等,互联网的渗透率也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人们对互联网技术的掌握也愈发熟稔。但是我们期待的互联网对教育的深刻变革始终在我们的前方等候着我们。为什么呢?我觉得应该跟我上面提到的那些扭曲和虚假的词汇有关系吧。这些词足以说明我们对学习/教育的误解程度有多深,而要清除这些误解需要做的工作有多少。所以ASDE要让普罗大众认识自我教育的使命是极其重要的,而开源学习会全力的给予支持。

我个人以为这个自主教育联盟会在未来对教育的改变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所以郑重向大家推荐,希望大家能够关注甚至参与其中。

发表在 selflearning | 留下评论

在移动端添加笔记

English Version

之前用户们可以在移动端通过浏览器访问网上笔记本。我们对移动端的访问做了一些优化。现在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下在移动浏览器上如何添加bookmarklets,这些bookmarklets可以让大家在浏览器上添加网址或者网摘。另外,我们也实现了一些iOS Pythonista的脚本,通过这些脚本,你可以从iphone或者ipad的各种应用里(如浏览器,Apple Notes等等)添加笔记(包括便条,网址,或网摘)。当然如果要使用iOS Pythonista的脚本,你需要先安装Pythonista。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具体的方法。

浏览器添加bookmarklets来添加网址或网摘:

移动端的浏览器safari不像PC的浏览器,没有网址栏。但是你还是可以添加那些javascript的bookmarklet到网址收藏里面去的。下面是步骤:

  1. 加一个任意网站到你的网址收藏里去,比如把https://www.wikipedia.org/ 加入到你的网址收藏;
  2. 去到你的safari的网址收藏,点击”编辑”;
  3. 编辑那个你刚添加的网址,把url改成下面这段javascript:

    javascript:(function(){var a=window,b=document,c=encodeURIComponent,d=a.open('http://3exps.org/user/bookmarkbook/bookmarks/addBookmark/?url='+c(b.location)+'&title='+c(b.title),'bkmk_popup','left='+((a.screenX||a.screenLeft)+10)+',top='+((a.screenY||a.screenTop)+10)+',height=300px,width=500px,resizable=1,alwaysRaised=1');a.setTimeout(function(){d.focus()},300)})();

    你可以把网址的名字也改一下,比如叫做“添加网址”。这样你就有了一个“添加网址”的bookmarklet。

现在当你在手机上浏览到感兴趣的网站要收藏的时候,你就可以点击那个“添加网址”的bookmarklet,在打开的页面里,你就可以添加该网址了(网址url和标题已经自动获取,你可以选择输入标签和重要性以及隐私,但也可以就使用默认的,然后点击添加就可以了)。

要添加网摘?基本上和添加网址一样。只是你需要选中所浏览网页里你要摘取的文字,拷贝,然后如上打开“添加网摘”的bookmarklet。把拷贝的文字粘贴进入”正文”输入框。

下面是添加网址的bookmarklet javascript:

javascript:(function(){var a=window,b=document,c=encodeURIComponent;var txt = '';if (window.getSelection){txt=window.getSelection();}else if (document.getSelection){txt=document.getSelection();}else if (document.selection){txt=document.selection.createRange().text;}d=a.open('http://3exps.org/user/scrapbook/scraps/addScrap/?url='+c(b.location)+'&title='+c(b.title)+'&desc='+c(txt),'bkmk_popup','left='+((a.screenX||a.screenLeft)+10)+',top='+((a.screenY||a.screenTop)+10)+',height=500px,width=600px,resizable=1,alwaysRaised=1');a.setTimeout(function(){d.focus()},300)})();

在安卓手机上你同样可以这样操作来添加bookmarklets。

这些bookmarklets, 也在gist里。

IOS Pythonista脚本:

如果你的iphone(或者ipad,但是我们还没有在ipad上做过测试)上装有Pythonista应用,你就可以在iphone的各种应用里添加笔记了。这是通过iOS的分享(“share extension”)机制实现的。分享机制让iOS的各个应用间可以分享信息或数据。

如何实现呢?

首先安装Pythonista(目前我只测试了Pythonista2.1.1版本。但感觉Pythonista3也应该可以的,因为Pythonista3允许你选择Python 2或3。)(另外,提醒一下,Pythonista不是免费的应用,但是如果你能编程的话,Pythonista确实是iphone上很有用的工具!)

安装好Pythonista后,你可以从gist获取脚本,添加到Pythonista里去即可。

接下来你需要把这些脚本添加到iphone的分享机制里去。可以任意打开一个使用通用分享机制的应用,比如safari,点击”分享“图标。在分享菜单的下面,有一个”Run Pythonista Script“图标。点击这个图标,你可以把你的Pythonista脚本添加进来。(相关Pythonista文档,特别是“The Pythonista App Extension” 部分。)你可以选择你的脚本的图标和颜色。iOS的分享机制让不同的应用可以分享各种不同的信息。比如safari分享url, 而add_bookmark.py 和 add_scrap.py 这两个脚本正是获取了这个分享的url来添加网址或者网摘到你的网上笔记本的。Apple Notes分享你的note的文字(如果有图片或视频等多媒体的话,也能分享),而add_snippet.py 脚本正是获取这些信息来添加便条到你的网上笔记本的。(为了简化使用,便条的添加默认是重要性为0并且隐私,我们认为这对大多数来说是比较好的)。你以后可以在你的电脑上做进一步的编辑。

需要注意的一件事情,是添加便条的时候的网上笔记本的账号登录。(当你通过浏览器来添加网址或网摘时—不管是通过bookmarklet方式还是Pythonista脚本方式—其会通过你的浏览器登录。如果你在浏览器上登录过,则无需再登录。)这些脚本用keychain来在你的手机上安全存储你的密码。所以你只需要输入账号和密码一次即可。另外你需要对add_snippet.py脚本的代码做个小的改动,把其中默认的用户名(username)”leon”改成你在网上笔记本的用户名。之所以需要这样的改动,在脚本代码里的注释里有说明。

下面是你点击“Run Pythonista Script”后的一个屏幕快照。再次特别提示,这些脚本可以用于所有支持iOS通用分享机制的应用,从这些应用里添加便条/网址/网摘到你的网上笔记本里去。尤其是对于平时喜欢在手机上用手机的Notes软件比如Apple Notes做笔记的,可以用这个脚本来很方便的把笔记同步到网上笔记本。

sharing_buttons_ios_en

发表在 文档, 新功能, 用户使用手册 | 留下评论

知识,2B还是2C?

English Version

最近在互联网上集中学了点东西,了解了一下现在互联网上知识平台可以做怎么样的学习,其中有些体会,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发现知识似乎可以大致分成2B和2C的。不熟悉这两个词的朋友,B是business, 商业,2B表示针对其他的商业公司,比如银行和银行间的业务可以理解为2B,阿里巴巴网站把中国的商品放到其平台上供国外的商家采购,是2B。C是customer,就是客户,一般理解为个人。2C就是针对普通消费者的服务,比如淘宝,是卖东西给普通个人的,就是2C。互联网领域,做2C的领域一般与个人生活息息相关,满足个人生活方面的种种需求;做2B的是公司间的业务,个人一般接触不到,不太了解。

说2B的知识,意思是各行各业的知识很专业,隔行如隔山,知识和个人的生活领域也没有多大关系。这种知识都算2B吧,尤其是理工专业或科学领域的。说2C的知识,是说这些知识在个人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比如大家一般比较感兴趣的历史,建筑,地质,生物等等。

其实2B和2C的知识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知识程度。

我在维基百科上查了一下近代有名的大数学家,大物理学家的出身,绝大多数都是出于世家,要么祖上是进士举人之类的,要么父亲是大学教授(详见这个知识包)。极少的例外的是华罗庚。(出生寒门的应该还有,没有去做完全的统计。)

在人文方面,这样的情况没有那么严重。另外,似乎在欧洲中世纪和启蒙时期也没有那么严重。感觉家庭背景对于科学的学习还是有巨大的影响。我觉得这个影响恐怕主要还是在自小的熏陶方面。而我理解的这种熏陶,即周围的人可以象讲故事一样讲那些数学物理的东西,或者在人文领域也是讲故事一样把很多东西都能串起来。

换句话说,是他们家传的2C的知识很丰富,能够和2B的知识广泛连接在一起!

这种2C的知识,我们也可以换一个词,即常识。

梁启超的几个孩子都是各专业的大家。梁启超在给梁思成的信里也敦敦告诫要多学些常识,不要太专了。梁启超说:“我愿意你趁毕业后一两年,分出点光阴,多学些常识,尤其是文学或人文科学中之某部门,稍为多用点功夫。我怕你因所学太专之故,把生活也弄成近于单调,太单调的生活, 容易厌倦,厌倦即为苦恼,乃堕落之根源。。。。。。一个人想要交友取益,或读书取益,也要方面稍多,才有接谈交换,或开卷引进的机会。不独朋友而已,即如在家庭里头,像你有我这样一位爹爹,也属人生难逢的幸福;若你的学问兴味太过单调,将来也会相对词竭,不能领着我的教训,你全生活中本来应享有的乐趣,也削减不少了。”另外,看过几个人的回忆录里回忆第一次见毛泽东的印象,都说毛泽东的常识异常丰富。讲这两个例子,说明一下常识的意思。

这应该是很高的门槛。但即使是这样高的门槛,在互联网时代也不是不可以逾越的。

在过去,识字是学习的门槛。那时这个门槛很高。从文言改白话,又提高了识字的普及率,大家基本上就可以自己看书了。过去只有个人的家里才有藏书,那时家庭背景对于读书应该有很大的影响。但是,现在到处有书店图书馆可以让你任意读,这个门槛也消失了。互联网起来后,可以阅读的东西更多,知识的搜索更加方便。记得大学时,我很想学习茶文化相关知识,在图书馆找,只找到一本书。还是后来的机缘,去中国茶叶博物馆做义务讲解员,才接触到比较多的茶的知识,后来自己吸收总结写了本小册子。过了些年,偶尔到互联网上查了下,发现当年看的东西,都在网上了。想当年我是要消耗几年的时间,慢慢的等待到机会才能学习的东西,在互联网时代竟然键盘敲几下就出来了。从这也可见互联网时代学习的速度。所以我常在揣测这些80后90后们是不是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获得的信息量比我们那时大的多?而我们这些已经不惑的人,如果不保持持续的学习,很可能就象我们看我们自己的父母那代人一样,拼音不会,英语不会等等。而最近两个月在互联网平台上的集中学习,更是给我这样的感觉。

这两个月,仅仅是依靠纪录片+知乎(quora)+ 维基百科+马蜂窝+谷歌(百度)地图(包括谷歌地球),就可以连续不断的学习各个领域的知识。

纪录片,人家都已经花这么多时间拍成片子的东西,一般都是在大众能够理解的范围和大众比较关心的领域的知识,即所谓的常识。所以不用担心自己看不懂,即使碰到有些暂时没看懂的部分先跳过去也没有关系,关键是能够迅速的吸收大量的“常识”。比如BBC的纪录片拍摄了各种植物的跨度几天或几个月的视频,然后加快速度播放给你看,那些植物就像动物一样充满了选择和能动性。大量的关于海洋生物的纪录片,深海的,南太平洋群岛的,南北极的等等,都是人迹罕至的地方,他们用摄像头记录下来很多珍贵的视频,呈现了这个星球上各种生物的生命形态。或者是高清晰的细胞内部各细胞器如何运作的3D计算机动画,让你清晰的看到细胞是如何抗击病毒的。(遥想当年学习生物的时候,一本书大量的篇幅,大部分都是在用文字给你描述各种细胞或细胞器长的什么样子,读起来很费事,还要发挥想象力去想象那些细胞器的样子。美国的教材好很多,大开本很厚的一本书,大量的大幅精彩图片,不过还是没有这个高清3D计算机动画能够把细胞的动态展示的如此清楚,并且现在十多年过去了,人类对细胞的了解,比我们那个时候又要清楚了很多。)或者讲地球起源的纪录片,用动画把地质的运动,板块的移动画的清清楚楚,可以知道黄石公园下面原来是个巨型火山口,夏威夷岛链的形成,发现大峡谷和大瀑布有相同的成因,发现第四纪冰川在世界各地留下的U型谷。

知乎上很多人包括一些领域的专家(如大学教授,科学院研究员等)愿意花费很多时间去深入浅出的把事情讲清楚(常常有人花好几个小时甚至一两天就为了回答一个问题),或者把很多理解了的知识汇集起来写专栏。11年到现在知乎上积累的好问题好答案已经不少,通过知乎能够快速的吸收各个领域的知识。知乎上热点的问题和答案一般也是大众比较普遍关心的知识,即常识,比如人类起源,人类文明历史,地质,生物,物理,宇宙等。

纪录片和知乎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对知识的过滤机制。我一个朋友喜欢用过滤这个词,来表达对知识的吸收和信息的获取的一个关键是如何去过滤。我觉得知识是浩如烟海的,任何一个领域如果钻进去,都很深,可以耗尽你所有的时间。但是如何去找到那些靠谱的知识,那些和生活广泛相关的知识,那些能很快促进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的知识,那些自己目前能够吸收的知识,这就是对知识吸收的过滤机制。我们过去似乎很强调读书学习,但似乎很少有强调如何过滤。其实读书是非常耗费时间的,而且很多书并没有那么好。大学第一年暑假,我计划暑假留校集中读图书馆里的书。看了不到一个月,就觉得无聊回家了。一方面是那时候图书馆里的书没有那么好,另一方面,可能更重要的,是缺少好的过滤机制。比如不知道哪些书好。靠着自己多读是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的,但是那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去慢慢发现(比如大学时,我慢慢的发现陈寅恪顾准这些人,慢慢的发现南方周末,粤港信息报这样的好报纸)。我们这个互联网时代,有豆瓣这样的网站可以有好的书评大众的打分以及好友的评价来帮助自己迅速的挑选到自己感兴趣能吸收的书。但看书,还是比较花时间的。看纪录片和知乎上的精彩答案,就快得多。

豆瓣,纪录片,知乎,这些都是这个时代的过滤机制,它们专注于常识的领域,你通过这些过滤机制去快速有效的吸收浩如烟海的知识,可以徜徉在知识海洋里,感受知识学习的无穷乐趣,如梁启超所说“生活内容异常丰富,能够永久保持不厌不倦的精神。”, “我每历若干时候,趣味转过新方面,便觉得像换了个新生命,如朝旭在天,如新荷出水,我自觉这种生活是极可爱的,极有价值的。”

维基百科是“靠谱”的知识。泛滥在我们生活中不靠谱的“知识”很多,不加鉴别一律吸收会误导自己,虽然时间长了知道的多了可以自我纠正但是还是浪费了许多的时间。互联网上的信息,同样有不靠谱的和靠谱的。比如百度搜索的结果以及百度百科极不靠谱,最多参考一下,但要谨防被误导。而且百度百科的知识分类体系极差,可以说没有体系。而维基百科不仅靠谱,知识体系很严谨,可以进行相关类别的延伸阅读。这些是百度百科完全没法比的。看到某个点不太了解的就可以上维基百科上查查看有没有该词条,然后做些扩展阅读,迅速把一个小点的知识扩大到一个大点,大到能够和其他的点相连起来,这也是一个学习的方法。

纪录片也属于靠谱的知识。知乎上的高赞答案相对比较靠谱,有时候需要点鉴别能力。

马蜂窝和地图都是很好的工具。现在旅游的人多,大家都喜欢到处走走看看。每个人都像司马迁一样年轻的时候就有机会走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甚至漂洋过海,寻访一下其他文明的古迹,其他国家的美景奇观。手机拍摄也方便,拍了很多的照片。我猜想可能是因为旅游的方便,大家的视野的拓宽,激起了大家对很多领域知识的兴趣吧。看看知乎上的问题和答案,感觉大家对生命起源,物种进化,人类起源,人类文明史,地球地质构造变迁等等的兴趣使得这些领域的回答在知乎上形成了热点和高质量的知识。2000年去美国的时候,看到很多美国人很喜欢地质以及考古,上大学选择这些专业,作为终身的职业,那时候感觉还是不能够完全的理解。另外,美国人很喜欢看“发现”频道(Discovery Channel)和国家地理杂志。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候欧美人都是经常出国旅游,全球到处跑的。他们的纪录片也很发达。应该是因为这些促使了他们对这些方面的兴趣和学习。现在中国的经济水平上去了,大家出行旅游的也多了,兴趣开始丰富起来,而互联网则方便了这些知识的学习。(记得大学的时候去南京玩了几天,去了不少地方。但是十几年后竟然完全不记得自己在南京去了哪些地方,后来马蜂窝上看看,才回想起来。盖因当时没有互联网,查资料比较麻烦,所以去了一趟南京也没有查查相关的资料,不像现在去一个地方都会查阅一下。另外那个年代钱包里没几个钱,所以也没去过几个地方,缺乏比较,对中国的古城古建筑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十几亿人摆脱了以前的无知无畏状态,可以象当年的梁启超徐志摩胡适等人一样到处旅游环球旅行的时候(比如徐志摩在致陆小曼的书信里写到他把去欧洲的游历作为对自己顶重要的教育),这片土地上的人有可能对人类文明再做出重大的贡献吧。

当然旅游还是消耗时间和金钱的。节省时间和金钱的方法就是看马蜂窝这种网站(都有大家拍摄的照片啊,可以基本感受一下了),再结合维基百科,地图,知乎,纪录片等也可以了解的差不多了。否则,你就是去故宫100次,估计也是看了就啥也不记得了。应该说现在互联网上,学习的门槛已经很低,没有了空间时间上的限制,除了难以想象的需要亲身去看看质地的,基本上在互联网上都可以看到。(谷歌还有一个谷歌艺术的站点,全世界博物馆的收藏都已经数字化了,在网上就可以看到。)当然,亲自去当地看,是一种全方位的接触,分得清重点,很多点是在互联网上这种接近平面的接触方式比较难以感受到的,所以有时候亲自去看,也算一种有效的过滤机制,避免看大量的不太重要的东西,或者过早进入过多的细节。这点,和“实践”对知识的效用一样的。实践也可以看做一个重要的过滤机制,比如我大学里做过一些直销等。很多学富五车的人未必真的有知识,因为缺乏实践,所以所学的大量是虚妄的信息而已,并没有经过有效的过滤。比如孙中山跟袁世凯说他要给中国在10年内建设20万里的铁路(外国记者评孙中山铁路计划:比疯子还疯 缺乏常识)。当年毛泽东搞上山下乡,虽然负面作用很大破坏很大,但是从某一方面来说,他也许是真心觉得知识分子太缺乏实践,需要向劳动人民好好学习一下。(当然,我相信互联网时代不必象那个时代一样,知识分子和劳动人民有明显的脱节。互联网时代,劳动人民也可以是知识广博富有生活情趣的知识分子!)

现在互联网的丰富,你如果有些旅游的经验,看过一些东西,通过在互联网上“旅游”,脑补一下,基本上也能做到全国旅游,全世界旅游了。(旅游业从业者不要打我。话说回来,现在在中国旅游太花钱了。)通过互联网,你已经可以对我们这个国家的整个地理历史空间建立整体的图片,知道在哪里可以看到什么东西,知道苏轼去过哪些地方,分别写过什么诗词,在哪个城市的作品比较多等等,知道哪里有化石可以采,哪个时代的化石比较丰富,哪里看宋代的城墙,唐代的建筑,哪里去寻访汉唐时的中国,哪里有世界地质公园,可以看到什么样的地质地貌,各大名山的岩石主要是什么等等。这些不是历史学习吗?不是地理学习吗?不是生物学习吗?只比学校里的更丰富许多倍吧。

在这些网络平台上所获得的对重要常识的吸收,象听故事一样的接触各个领域的知识,也就是那种出身世家所受到的家庭熏陶。人类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知识获取的方式已经有了重大的改变。网络的连接一切的特性,突破了过去的很多局限,使得知识的获取更加显而易见的可以基于兴趣去展开。兴趣其实也是种过滤机制。对事情的亲身接触也是种过滤。学习必须和生活相连,和玩相连。不要一味的只是读书,效率太低,容易走弯路错路(过去的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就是自小就有这样的好的过滤,可以真的把知识的学习当做很有趣的事情。)。假想一下比如有个浩如烟海的知识整体,你通过各种过滤机制对其在不同的点逐层的进行吸收。

知识是有机的,你必须有机的去吸收。如大脑的神经元之间的网络般的连接一样,重要的是知识间相互的建立联系。知识吸收要有机有序的进行,基于理解逐层推进,是不能强迫不能勉强的。学校学习考试那种方式,是机械式的填鸭式的,过于细节,甚至蜕变成对细枝末节的背诵记忆。

其实我上面讲的那些平台能够学到的知识,已经远远超过学校学习的知识范围。这段时间的学习,发现以前在大学里学过的这么多门的数学,化学,生物,机械,电子,材料,自动控制,信号处理等都基本上忘的差不多了。到底十多年来都从没有用过啊。(一点题外话,大家一般都觉得软件编程是理工科,可是我做了十多年软件,却把以前学的那些理工知识都忘的差不多了。十年不说一个语言,你就能忘记许多的词汇。更不用说这些知识了。编程的工作中常用到的知识倒是跟设计跟管理跟讲故事这些人文方面的东西紧密相关,另外接触到金融,地质,翻译,媒体,电商, O2O, 教育/学习,ERP,音乐等等领域,这些领域知识也学了不少。这两年做些硬件相关,大数据机器学习才回过头又接触些电子和数学方面的东西。你还认为软件编程仅仅是理工学科?软件编程到底是关于什么的学科?这恐怕是大家需要好好思考的。)可是那些知识应该忘得这么干净吗?其实当年学的时候,我就知道这样的学习方式极不牢靠,并没有建立和生活中的大量现象理解间的联系和知识间的连接。用本篇的话说,都是2B的知识,一旦不在那个领域工作,很快就忘了。现代以学校为主的教育制度形成一百多年以来,教的都是2B的知识,目的不是培养梁启超胡适那样的大师,目的是培养机器化大生产的熟练工人,包括知识工人(说的好听点是解决孩子们未来的就业问题)。钱学森的问题,恐怕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但是知识是彼此相连的。我相信2C知识的学习,能够覆盖相当部分的2B知识的领域,并且如要在某一专业领域深入下去,也离不开对该领域以及相关领域的2C知识的大量学习。并且,我相信,互联网会让2C领域的知识大量丰富起来,让2C知识的学习变得大为容易许多,丰富2C的知识,并延伸到2B领域。也许互联网学习在未来的建设,关键就在此,让无论什么家庭背景的人都可以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轻松逾越以前要那些大的世家才能达到的门槛,并且提供各种过滤机制,帮助大家有机的吸收并建立自己的知识。2B知识的有机的学习,需要依赖2C的知识。只有2C的知识可以把2B的知识都有机的连接在一起,通过对2C知识的有机的逐层的学习,是深入2B专业领域的基础。

我想再多讲讲2C的知识的体量是很大的。2C的知识,或者常识,即生活中的知识。现代人受现代教育制度的误导,常会认为生活中的知识是边缘知识,是非主流,不是知识的主体。这种认识,实在是本末倒置。我试着解释一下。大家旅游的多,见得多,自然会对不同自然风景的地貌的不同,植被的不同,动物的不同产生兴趣,继而对地质产生兴趣;去博物馆多的,会对人类起源感兴趣,那就涉及到基因学,会对人类不同文明的历史感兴趣,看到青铜器,陶器,瓷器等,就会去比较不同的文明发展史,会比较农业社会和游牧或采集打猎社会的不同,这些自然又是社会学的基础;看到古代各种器具的造型和纹路,自然对视觉设计又有了兴趣并产生感觉;去了故宫,再回到家看看故宫纪录片(),自然对中国古代的礼法社会有所了解,知道为什么孔子老人家哀叹“礼崩乐坏”,知道为什么中国人喜欢讲“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以及希望修身养性,理解以前中国文明高度一体,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不有一致的表现,更理解为什么古代中国儒释道三家构成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了解人类文明史自然会去了解科技发展史,了解科技发展的环境和契机,了解科技发展的脉络。当你产生这些兴趣的时候,现代互联网可以让你迅速的获取相关知识,和你已有的其他知识产生连接,甚至建立新的知识结构。其他生活中大家普遍感兴趣的还有宇宙和现代物理学。现在的互联网,从常识层面去学习现代物理学并不难,难的主要是数学的推理。而物理学常识的学习又把化学,电子,生物领域贯通。另外一个大家普遍感兴趣的领域是医学健康,这方面也有大量的纪录片,讲人体的新陈代谢,讲现在人类对大脑的了解等等;对于临床方面的知识了解,也有好大夫在线,丁香园这样的网站有比较靠谱的知识介绍。另外,生活中要用到的各种化学品实在太多了。

生活中的知识是大量的,普遍联系的,是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紧密相关的。生活中的知识才是保有知识的稳定平台。这些知识不容易忘记,因为在生活中要反复接触到,会不断的增加对其的理解和彼此间的连接。生活中的知识,是足以支撑起整个知识体系的。我这里做个小小的预测,未来即使学校依然存在,其学习也当是以这种生活中的知识即常识为主,首先建立丰富的常识,培养生活的情趣。这些常识的学习,在不久的未来,会覆盖很广的范围,非常丰富,也能达到相当的深度,是足够个人进入任何专业领域去深入学习的。

有一个广泛的知识基础,要进入任何领域深入研究都是容易的。以前的那些物理学大师们,也多是学识渊博的人。记得读爱因斯坦传的时候有讲到他年轻时有个经常的小聚会,和各种人讨论各个学科的知识,包括地质机械材料等等。爱因斯坦在专利局工作的经历,我猜想也让他接触到大量各领域的知识和发明,激发他的想象力,使得他能够提出相对论。(没有认真研究过这段历史。)使得他能说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的话。在我看来,我理解想象力来源于广博的知识,那种理解了的知识,真正能够融会贯通的知识,或者说常识。常识,本来就是对专业知识的一种过滤机制。

这样的,通过互联网的学习,也许还是有个极限。比如可能还无法鉴别各种岩石的组成,无法鉴别古董,这些知识还是太专业了。但是如果有更多的样品的在网络上的以极高清晰度和3D的展示,再结合平时生活中的点滴的接触, 也许你也可以接近或达到专家水平。

科学研究方面,一直以来,需要数学的技能和实验的工具。缺少这两项,要进入专业的层次是很难的。但是这方面也许未来互联网也许会有其他的方式来解决,比如也许会有实验器材的共享或者远程操作(只是一个想法而已,应该还有更多的可以想象的)。

编程领域,我相信早就可以做到大家不上学只在网上学习做开源项目就可以达到专业级别的水平,再通过工作去增加技能就可以了。

在生物以及生理学方面,我发现通过这些互联网平台的学习也可以达到相当的深度。以前我一直觉得我有一个很重要的背景,即生物医学专业的学习,这个背景可能帮助我理解很多东西,这个背景是长达七年的学校学习获得的。可是在网上看了一个多星期,我感觉这种优势感似乎也很快消失了。

互联网的发展,在学习和知识平台方面,还有非常大的空间待发展。我们理应有更多的期待!未来也应该会有更好的过滤机制,来帮助大家不脱离生活不脱离玩的进行学习。

这种以常识为基础的学习,如梁启超所说,首先是人生之本,其次也是进入专业领域的坚实的基础。未来应该是一个以兴趣为主导的社会,各行业的从业者是对这个领域真正有兴趣的人。

2B和2C知识的平衡,也算一个永恒的话题吧。梁启超喜欢自己的子女能有所专长,但又不失常识。他自嘲“我是学问兴趣方面极多的人,我之所以不能专积有成者在此。”,不愿子女们学他那“泛滥无归的短处”,但是他何尝不是文学的大家以及近代中国报业和新闻行业的开创者,也算是政治领域的专家。梁启超的实践经验比起很多的知识分子也是要丰富的许多的。

2C知识的匮乏和知识被切割成一块块的2B的知识,这是历史的局限,有各方面的原因,比如通过学校体制对众人2C知识的剥夺,灌输以彼此割裂的2B的知识,更容易培养缺少社会能力的熟练工人。还有其他原因,不敷述了。我相信,互联网时代,大量的知识回归成2C的知识,象讲故事一样进入千家万户,成为大众知识的基础,甚至成为新的文盲的标准。2C知识会成为进入某领域深研的基础,使得我们的时代更可能产生真正的大家。也许我们能够迎来又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吧。人类不同文化的融合,也许会在我们的时代开出新的文明之花吧。(题外话,对那些崇尚复古的人,我想说,未来如果说有中华文明再次崛起,也绝不是以前那个中华文明,肯定是个崭新的文明。)互联网时代的本质,就是大众群体的崛起,多数的崛起,他们在豆瓣知乎等平台上形成了热点,让与他们息息相关的知识能够再次强烈的表达出来。

其实知识的学习,感知和反思能力也很重要,也可以算作一个过滤方式吧。尤其是感知自己现在在哪,需要往什么方向发展。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是严重破坏这种感知能力的。非本文重点,不详讲了。

这次引起国内广泛关注的美国大选,在我看来,并无多少新意,不过是已有十几年矛盾的继续深化而已。这个矛盾就是落后的教育制度(产生于机器化大生产时代的以学校为主的教育制度)和复杂的高等的现代社会之间的矛盾。即使在美国这样的国家,拥有广博知识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也是人口比例的极少数,所以广大人群容易受到各种力量的左右。美国现在需要的是又一个启蒙时代,崇尚理性和知识。当年Thomas Paine大书特书的Common Sense,翻译过来,就是常识!

新年伊始,以此短文做个分享,欢迎大家讨论!就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多学些2C的知识吧!

发表在 科学研究, selflearning | 3条评论

体验瑟谷

English Version

关键词:

瑟谷学校,瑟谷模式,巴学园

简介

回忆了本人在波士顿附近的瑟谷学校几天的访问和观察,真实的体验瑟谷环境以及带来的一些思考。


这次访美有幸在瑟谷学校参观了两天。虽然知道瑟谷学校已经十多年了,也通过各种途径读过他们的书,网上的文章,或者看过他们的视频,以及了解不少跟他们比较类似的学校如夏山,但是亲自在瑟谷待上几天,感受还是不一样的。刚到学校这天,校长就跟我说,来这里就是要全身心的体验瑟谷。我也决定放下以前关于瑟谷所有的知识以及好的或者坏的意见,我就是在这里纯粹的感受。

这所波士顿附近的瑟谷学校,是那所最早创立的瑟谷学校,68年创立至今已有约50年历史了。空间很大,主体是两个相隔很远的房子,其间是大片的草地和间或的树木。主房后面就是那个有名的池塘。

sudburymain

主房两层楼有大概十几个房间,分作各种用途。楼上有一间是办公室。其他有给3到6,7岁小孩玩耍的房间,有很多这个年龄阶段喜欢看的书和各种玩具,有ipad。在这个房间里常能看到很小的孩子在读书,经常还是几个小孩一起读。另外有一个艺术室(Art Room),有画笔画板,有做陶器(pottery)的工具等等。还有许多关于艺术的各种书。我看了一下,有绘画,摄影的书,有介绍古希腊艺术,古罗马艺术,日本艺术的书等等。有一个房间是厨房,有各种厨具。《瑟谷传奇》里有专门一章节讲他们的厨房。当时他们有一个很专业的厨师在这当老师,所以厨房办得有声有色。但据瑟谷的老师说,那位老师已经不在了,所以现在厨房的活动没有以前那么多。不过我们在那的时候,还是看到了几次厨房在做东西。厨房做东西时,两边的门上会挂上牌子,告诉大家现在厨房正在做食品,没有厨房使用资格的人不能进入。瑟谷所有的设备旁边都有个名单,名单上是有资格使用这些设备的人,包括教职工。打印机旁的名单最长,估计除了最小的几个学生,其他人都可以使用。其他的房间还有电脑室,并且不止一个。另外有讨论室。希望讨论各种话题的人可以在这个房间里落座。我听了几段他们的讨论,有深有浅的各种主题的讨论都有。比较深的如关于美国大选候选人的资金来源的话题。生活性的话题如咖啡的种类等等。讨论很随意,基本是随着大家的兴趣展开。还有好几个安静室(Quiet Room),希望安静的人可以在这里。我想那些希望考SAT的学生可能会在这里自习吧。

我注意到这间学校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每个房间里都有很多的书。靠着墙壁都是书架,上面摆满了书。书都有分门别类加了标签,如文化,政治,哲学,艺术等等。我每个房间的书柜都大致扫描了一下,书的种类确实很多,有些书我能够识别的是很不错的书,更多的是我识别不了的书。我留心了一下一个放满了关于中国和中国文化的书架,感觉里面的书都是我自己很想看的书。我心想,如果能在瑟谷待几个月,光看书就很不错了。略有失望的是,我在瑟谷的两天,看到在读书的孩子似乎没有我想象的多。刚才说到的最小的那些小孩倒是经常在找书看。还看到一个大概10岁左右的女孩,捧着本很大的哈利波特一个人很专心的在看。

主房旁边就是《瑟谷传奇》里说的那个篮球场。真的是一天到晚都有人在打篮球。大孩小孩都在一起玩。

和主房隔着整片草地的是个活动室。有较大的表演厅。瑟谷的老师说话剧表演会在这里。另外舞会也是在这。活动室里还有一个专门的游戏机房,以及一个感觉相当专业的音乐室。音乐室是隔音的,并且一面墙是用玻璃隔开的,这样在另一个房间里可以欣赏音乐室里的演奏,象电台的播音室一样。音乐室里音乐设备很全,足以配备一个摇滚乐队了。看了几个孩子的即兴表演,个人感觉水平很不错!

001JOzg1ty72lVTaGXd3f&690

瑟谷学校有两张签到签出表。一张是所有人包括教职工的。所有人到校后都需要签到,离开时要签出。我询问了一下,这张表的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满足麻省州对学龄儿童的学习时间要求,即每个学龄儿童需要保证平均每天5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另外一张表是给超过13岁的学生并且需要经常到校外活动或实习的。瑟谷希望不把超过13岁的学生限制在学校这片地上,给这些学生充分的自由去校外活动。不过并不是只要满13岁就可以自由出校活动。他们需要申请获得出校的资格。如果满13岁并有出校资格,每天出校时只要在这张纸上签出即可,并注明可以联系到的电话。这些学生也需要保证自己有学校电话,有事随时可以给学校打电话。记得《瑟谷传奇》里讲过,瑟谷学校会经常帮助学生联系在社会上做学徒的机会。确实大一点的孩子不应该被限制在学校里的。

整体的感觉,瑟谷是一个帮助孩童寻找自己人生的地方。有书,可以画画,做陶艺,可以玩音乐,可以打篮球钓鱼等等,尽量提供丰富的环境给孩童,让他们在这里发现自己。孩童也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发呆,可以“思考人生”,可以与其他(不同年龄的)孩子或者老师交流。可以到校外去寻找各种实践的机会。老师的角色就是帮助学生去做他们自己的探索。

瑟谷每周开一次全校大会(school meeting),每天开一次法律委员会会议。法律委员会会议每天早上11点开始,一般大概一个小时。法律委员会处理学生老师提出的complaints。比较大的事情,比如我们在那里碰到的有人complain音乐室的地上有很多木屑,似乎是打鼓的时候震下来的,但是没有人收拾。法律委员会先要核实事实,专门派了一个人去音乐室查看。并找来使用音乐室的人询问。因为事情比较大,形成了初步的报告给学校大会进一步讨论决定。complain的比较小的事情如签到忘记签了,或者签错时间了。complain比较多的是学生之间的打闹或纠纷。小孩之间总会有很多的纠纷,尤其是男孩更是如此。有些孩子很小,很难说清楚事情的原委。比如一个5,6岁的小孩提交了一个complaint, 当法律委员会问他陈述事情来由时,他说他忘记了。委员会只好问有没有其他在现场的人,叫来询问一下。我在那里坐着,看着法官们在判案,心里思绪万千。法律委员会的事情,我早就读过,知道其可以说是瑟谷的核心。我也理解其重要性。但当你身处其中时,很多问题还是会涌上来。委员会每天花大量的时间解决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是否值得?法律委员会只是在模拟成人社会,给孩子们一个了解成人社会的机会?只是一个孩子们过家家的游戏?如果在其他学校,这些纠纷会如何处理?一般就是一两个成人稍微听个两句就很快决断了吧?在自己的孩童时代,会希望这些问题如何解决?

我想这些孩子间的纠纷,也许在成人看来,不是个事。但是在孩子的世界里,就是很大的事情。而瑟谷的法律委员会,如果说是一个创新性的实验的话,这个实验至少证明了孩子们可以自我去管理他们之间的事情,孩子们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去解决他们之间的纠纷。而这个解决的过程,正是他们最重要的学习。这个法律委员会,不是模拟成人世界的游戏,不是过家家。它本身就是孩童世界里一个严肃的事情,是孩童世界里正常运转的一个机构。

两天时间里,我参加了两场法律委员会的会议,旁观了6,7个complaints的调查和判决,见识了孩子们的独立思维能力,思辨能力,表达能力的展示。每一个过程,会问询在场的所有人是否还有意见要表达。当申诉人表达模糊,总是用“我觉得他们可能”等语气时,会被告知要表述有确凿证据的东西,表述事实而不是猜测。如果委员会表决一致通过认为被起诉人确实违反了校规时,被起诉人需要认可并签字。然后进入量刑阶段。一般先是警告。几次警告后就必须有处罚。一般是罚钱,比如5块。如果自己认为家里条件不好,可以接受其他处罚,如倒垃圾。看着这些,我觉得其他学校里的学生,不管学习好还是不好,都是各种freak,都不是身心健康的,有着种种的问题。虽然是法律委员会,虽然是解决学生的各种纠纷,但是我却感觉到一种和平参与的气氛,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感觉。

很多人都有感觉,现代学校与其说是学习的地方,不如说是方便老师管理学生的地方。老师相当部分的时间和工作都是在管理教室。但是就是从管理的角度来讲,瑟谷模式也展示了另一种管理方式的可能性,这种管理把学生当做人,而不是要把人变成机器。并且这种管理方式的成本并不高,基本上依靠学生们的自我管理。这种管理是非机械性的,是简单粗暴式的,是在人们的心中孕育和平的,是和甘地在印度的乡村建设以及中国30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的精神是一致的。我也相信它是不难学习复制的,因为它是符合我们每个人的人性的。学习这种模式就是学习了解我们自己。

我自听说过瑟谷以来,就很喜欢瑟谷这样的模式,觉得很亲近。但是以前我可能更接近unschooling一边。在瑟谷两天,我感觉到瑟谷学校才是真正的学校,瑟谷的老师才是真正的老师。其他学校的老师虽然成为了老师,但是却没有老师的耐心。而瑟谷的老师才是在做着老师该做的事情,并且很有耐心。瑟谷不光是现在所需要,瑟谷也是未来。这是我当时跟瑟谷创始人说的原话。这次瑟谷之行,更坚定了我想创立一个学校或者学习中心(Learning Center)的想法。

瑟谷的教职工都需要接受学生们的投票的。投票在学校大会举行并将结果公示。我看到瑟谷的创始人也在其中,被投了几个反对票。(老师如果不能通过学生的投票会被解聘的。)我们这次有幸参加了学校大会。学校大会很透明,由比较年长的学生主持。有事先打印的会议议程计划,并公示于学校公示栏里。我们参加的这次正好有关于学校收入支出的报告,也是公示透明的。如果有关于校规的讨论,也是在学校大会上讨论。比如校长提出的,只有违法了校规才能complain。不能什么事情都complain。所以委员会处理时,需要先判断是否违反了某个校规。

两天的时间是完全不够的。比如我还有一个问题并没有得到完全的解答:瑟谷的学生是否在充分的学习?或者说是否在最快最好的学习?这是我一直在问的问题。这个问题部分得到了回答,因为我可以看到瑟谷的学生确实在学习在健康的成长。但是是否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所有积极性,他们是否没有浪费时间充分的学习?我还没法完全回答这个问题。我知道一般学校的问题,从小我就知道学校学习是浪费生命的。但是至少一般学校的学习有这样一个优势,即不管现代教育制度设计的目的(我现在很肯定现代教育的目的就是服务于机器大生产的,但这里暂不论),它有意无意的形成了一个全国范围内的竞争机制,并且是一个高度竞争的活动。在这个全国性的“竞技”活动中,学生们能有个参照物,即有个反馈机制,并在高度竞争的活动中学会如何去安排自己的时间,这也是一个了解自身的过程。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个竞争活动是很单一的,仅仅从很单一的一个方面去评估人。

瑟谷学校应该是不反对竞争的,虽然瑟谷一直强调不给学生任何外在的目标或奖励。记得瑟谷创始人Dan Greenberg似乎说过,瑟谷里的竞争是真实生活里的那种竞争,即不是敌对性的,而是在竞争的同时又有合作,就像竞技体育一样。瑟谷追求真实生活的竞争,但是要创造出那样的真实的竞争似乎不容易。瑟谷学校的学生人数还是太少了。我拜访的这间瑟谷学校大概有5, 60人(更新:5,60人是在校园里看到的学生数量。我在校园里没有看见多少高年级的学生,估计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在校外追求他们的“学业”。所以整体的学生数量可能远多于60人。根据Peter Gray在他的著作Free to Learn里的记述,这个第一个瑟谷学校在几年里基本上维持着130-180的人数。这个人数我觉得其实不算少了。从个人体验来讲,我小时候的子弟学校也是差不多这么多人,平时的感觉是很热闹的,而且那时候我们的子校跟瑟谷一样,不同年纪的小孩都在一起玩的。像现在的学校,人很多,但不同年级间又很隔绝,反而让人感觉非常冷漠孤独,并不是一个丰富的学习环境。)。如果有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多元性和丰富性,会好很多。或者当瑟谷模式成为主流,到处都有瑟谷学校的时候,我相信学生们会形成很多的真实生活里的竞争活动,而非考试这样单一性的竞争活动。

如果你对瑟谷学校不了解,瑟谷是没有课堂,没有作业和考试的。学生如果对某件事情感兴趣,可以向老师提出要求,老师可以安排课堂时间。课堂的时间长短也取决于学生们的兴趣。不过,这次在瑟谷,我并没有看到任何上课。我询问了一下,老师说这些年都很少有上课。可能是因为现在互联网的发达,学生大多在互联网上就可以找到能够满足他们求知的资料或视频,所以比较少有要求老师上课的需求。从这点看,瑟谷因为完全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倒是很自然的就适应了时代的发展,不需要自上而下的去人为调整。

这次去美国,也参观了另一所曾经的瑟谷学校。据其校长说,十年前这里就是完全的瑟谷模式。但慢慢的他们开始融合进去一些其他元素。比如在瑟谷学校,是完全没有课堂的,但是在这里他们会事先调查学生的兴趣,再根据学生的兴趣来设计相应的课程。比如我参观的当天就观摩了一节辩论课。这里瑟谷模式作为了一个track,学生可以选择在哪个track里。即使选择上课track的学生也可以要求暂时进入休学期,这样可以暂时不用参加任何课程。校长以前跟我说过,他们的改变也是不得已,主要是学生自己的要求。因为看到其他学校的小孩都要上课考试,这里的孩子感受到压力,担心自己是否在虚度光阴,提出要上课的要求。但是在这点上,我个人可能比较接近瑟谷模式创始人的意见,就是任何模拟的环境都比不上真实的环境。我想,问题还是如何让这些孩童安全的接触真实生活。

我如果要办学校或学习中心,我个人感觉,我会基于瑟谷模式上再增加三样东西。我不确定这三样东西是否画蛇添足。这里姑且拿出来跟大家讨论一番。

其一,增加更多的指导年青学生成长的讨论。瑟谷反对按年龄分班,反对任何课程大纲(curriculum), 我感觉主要还是在解构服务于机器化大生产的传统学校。但我觉得我们还是需要一些建设性的东西,比如以前我讲过的关于人成长的三个阶段这样的东西,来给年青学生更多的方向感和指导性。以前我们比较缺乏这方面的开放性的讨论,并且很多科学研究被机器化大生产的目的所绑架,创造了“科学”理论来为传统学校服务。但是现代社会,我们可以更开放的讨论这些事情,到底年轻人的成长是哪些方面的成长。这些讨论,只是为学生提供一些参考,不具备任何的强制性。就好像学生去读社会学书籍或者小说来了解人生一样,这些参考性的书籍仅仅是给学生提供参考。我希望在这方面有更丰富的讨论帮助瑟谷模式里的学生更有方向感,好像一个架手脚一样,先有一些可以依赖的东西,再慢慢在自己的实践中根据自己的经验去纠正。

其二,我会增加更多的社会性,让学校跟社会有更好的融合。比如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的找到做学徒的机会。或者能有更好的游学(field trip)的机会。或者做一个网站,让各行各业的职业人士可以在上面放上自己可以开放的时间和相应的资源。比如说我周五下午可以开放出来,大家可以来参观我的工作室,了解我是怎么工作的,还有问答时间。这个方面,其实也是瑟谷一直很重视的。比如瑟谷的老师会花费很多的时间帮助学生在社会上找做学徒的机会。我希望互联网的发展,能够给瑟谷模式提供更多的和社会接触的方式。

其三,我会增加打坐反思的活动。学校的目的应该是帮助学生去了解自我,打坐反思是很好的了解自身的工具。在美国,已经有很多学校把打坐融入到教学中去。比如这次在纽约,我就读到当地报纸上有报到纽约的中小学里有每天的打坐,来帮助学生静下心来,并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进而明显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正好我在纽约与一个朋友聚餐时,他也提到他儿子在布鲁克林的学校由David Lynch的基金资助的一个项目就是每天学生打三次的坐,早上中午下午各一次。我记得以前读到过美国一些大学里也有专门通过打坐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并有这方面效果的学术研究。打坐并非佛教或禅宗才有的东西,在佛教之前的印度就已经有打坐形式的瑜伽练习。犹太教,基督教等都有打坐。我们只需要把其提炼出来,作为一个学习了解自我的方法。

EDU_Meditation_small

最近两年的经验,我更加确信现代学校教育是为机器大生产的目的而生的。最近工作中做物联网,会接触到硬件方面的生产。硬件的生产真是制造业,跟软件很不同,非常受物理世界的限制,比如受工厂的限制。硬件设计时,也一定要设计成非常傻瓜式,这样流水线上的工人只要不停的按两三个键就可以了。制造业是一定要减少工人出错的几率的,因为那直接就转化成次品率和生产效率上去了。在机器化大生产这样大规模生产的社会,你可以想象他们会需要什么样的人。任何健康完整的人愿意在流水线上一天到晚就是按那两个按键吗?为了大规模生产的需求,一定要让大多数人都成为愿意在流水线上变成机器一部分的工人,决不能让他们胡思乱想,决不能让他们觉得他们的人生还有其他出路。如何做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就是答案。现代学校是完全模拟工厂的。即使是知识工人,也只是在狭窄的领域做些熟练的操作而已,而非探索性的工作。机器化大生产时代,所有的理论,不管是管理还是教育,都是为流水线服务的。

最近有机会参加了一个水库清淤泥的工作。很多人排成流水线,把铲出的土倒掉,又把空桶传递回去。可以体会到在流水线上工作是什么感觉,流水线上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慢,有一个慢了就影响整条流水线的速度。也可以想象基于流水线的管理应该如何去管理。如果有机会真的去工厂里工作一段时间,应该会体会更深吧。当然我们在水库的工作还是偶然的临时的,但是想象一下如果这种流水线的生产方式是大规模的,是最主要的生产方式,并且是市场竞争的,会对我们人类的社会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教育,自然是要为这个最主要的生产方式服务的。

我这两年在珠三角工作。珠三角是典型的制造业文化,可以很深的感受到这种文化和互联网文化的迥异。但是就像珠三角的制造业在不断迁出,珠三角的企业需要不断升级一样,制造业在未来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一定越来越低。更别说象富士康一样,流水线上的工人越来越多的被机器人取代了。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是不能够适应未来的(即使我们承认它很好的支持了制造业,成功的把很多完整的人变成了走投无路只能在流水线上干活的人)。现在的孩子,在学校里接受了16年的教育,等他/她毕业以后,会发现学校教育培养他/她去从事的工作,已经都被机器人做了。

001JOzg1ty72lWDWnvp97&690

人工智能这几年发展非常迅猛,上面所说的完全可能发生。人类的教育制度,不改不行了。我们到底想要什么样的学校?人又应该学习什么?我相信瑟谷不仅仅是现在所需要的,瑟谷也是未来。

发表在 科学研究, selflearning | 2条评论